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抗ldquo疫rdquo云诊断

脸上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度过一个超长假期。血糖不稳定怎么办,血压突然升高问题出在哪?……普通大众可能没有这些烦恼,但对于慢性病患者,这些却是关系自身健康安危的大事。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要注意什么?出门买菜、坐电梯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安然度过这样一段特殊时期,我们急需补课。

为了让读者和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权威防疫知识,科学指导市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居家生活,近日起,南京晨报将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推出《名医有约,抗“疫”云诊断》栏目,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读,帮助市民进一步了解预防新冠病毒实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同时,我们还开通了在线互动,点击文末“留言”,专家将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通过视频为市民答疑解惑,欢迎大家留言咨询。

“宅生活,控血糖”这段时间由于新冠肺炎,大家都尽量不出门,宅在家里,但我们知道,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医生经常告诫我们要“管住嘴,迈开腿”,那疫情面前,我们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本期主讲嘉宾:吴锦丹

医院内分泌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健康南京形象大使。

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江苏省糖尿病学会教育与血糖监测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血管活性物质与微循环学组学术秘书、江苏省糖尿病学会肥胖与营养学组委员,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

擅长:糖尿病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并发症,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吴锦丹说:首先我们从心理上还是要重视这次疫情的,因为从新冠肺炎早期的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是新冠状病毒的更易感人群,而且病毒感染可能与糖尿病相互影响,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重症感染和死亡。因此我们糖尿病患者要更积极的相应号召,减少外出次数,防止交叉感染,但是面对疫情,我们又不要过度恐慌,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1、合理膳食:维持健康体重、少吃油腻食物,合理膳食搭配,多吃新鲜蔬菜,适当进食水果;2、适当运动:及时宅在家每天也要坚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中低强度的运动,例如原地踏步、太极拳、健身操等;3、遵嘱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在居家期间血糖还是需要良好控制,因此治疗药物的使用不可中断,来院取药、复诊等首先避医院,医院,可及时与主治医师保持联络,医院开诊情况,委托家人代替取药,避免扎堆或全家陪同现象,若突发以下特殊情况应尽快来院就诊:

1.血糖明显升高(如空腹血糖>16.7mmol/L)或反复出现血糖过低(血糖≤3.9mmol/L)或血糖波动较大;

2.出现精神症状、认知障碍、神志改变,如淡漠、嗜睡、意识模糊、视觉障碍、昏迷等;

3.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或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等症状,怀疑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4.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如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脓肿、坏疽等)、严重肾病(可表现为水肿、泡沫尿、少尿、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可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

5.合并急性感染或既往的慢性感染加重、感染经久不愈;

6.持续发热(反复测量体温超过38℃)、持续呕吐、持续腹泻或腹痛(需警惕胆囊炎,胰腺炎等);

7.发生紧急情况:骨折、外伤、昏迷、心脑血管急症(如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等。

4、监测血糖:口服药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建议监测晨起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治疗者,建议监测晨起空腹和晚餐前血糖;5、注意卫生: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通风;6、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表现;7、综合控制:每日自行监测血压,有条件的患者定期查血脂谱;8、心理健康: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针对疫情端正心态,既要重视,又不恐慌。关于心理调适的几点建议1、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配合居家观察。规律作息,不熬夜,合理饮食,多吃清淡食物。进行室内休闲娱乐活动,如看书、看电视、听音乐、做手工、画画、打太极、做操、八段锦、瑜伽、舞蹈、跟家人聊天等,保持积极心态。2、非专业人士不应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by/9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