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连线江苏医疗队在震区江油医院工作的南医大二附院骨外科主任黄野,他告诉记者,大多数病人已经转到后方大医院,江油医院只剩下30多个病人。医生们一部分继续救治病人,一部分开始转向防疫工作。
“听说有的截肢病人感染了下肢坏疽疾病,而我们采取切口不缝合的方法,没有发现一例截肢病人感染下肢坏疽玻”黄野主任介绍说,下肢坏疽疾病是一种厌氧菌侵入伤口所引起的急性特异性软组织感染。传染较快,病原深藏在土壤里,临床发展恶化极快,死亡率高,重症12小时就会死亡,可通过伤口、手术室等感染。
他介绍说,震区急救和平时急救不一样,正常情况下,给病人截肢后要把伤口缝合包扎起来,而地震灾区的病人都是长时间埋在土里,伤口极易感染。其中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的病人发生下肢坏疽病的可能性极大,而这些细菌有个特点,在有氧的环境中很难生存。因此外科医生现场做截肢急救手术后,只需把大小血管扎住,切口不缝合,敞开创面,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纱布湿敷,每日更换敷料,可有效防止发生下肢坏疽玻曾经研究过《军阵外科学》的黄野主任,在震区急救中所学知识派上用场,经他截肢的4个病人都没有缝合切口,也没有发生感染现象。
四川省卫生厅18日透露,截至当晚6时,四川省已确认58例下肢坏疽病体,并称58例均是原发病,均是受伤的幸存者因为开放性伤口感染所致,目前已经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