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内分泌科门诊碰到了几位老糖友,他们主动要求住院!
老王患2型糖尿病20年,平时血糖控制差,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个并发症,最近3天突发右小腿红肿热痛,脱下鞋袜,见其右足底脱屑厉害,足趾间糜烂,考虑“脚气”诱发丹毒,确实需要住院治疗。
李阿姨2型糖尿病病程十余年,也有各种慢性并发症,平时规律注射胰岛素,空腹血糖6.0mmol/L,6天前右足足背疼痛,第3趾和第4趾间冒个水疱,自行挑破后老是渗液!右足卫生状况差,趾间泛白,足底斑驳脱皮,溃口轻轻一挤就“爆浆”,好多脓液,明确为糖尿病足病,收治病房。
张先生确诊“1型糖尿病”3年,平时就有“脚气”,最近左脚痒得厉害,足趾间糜烂、脱皮。
这都是脚气惹的祸!
这三位糖友有着同样的问题——“脚气”
什么是“脚气”
脚气也就是足癣,属于足部真菌感染。普通人群中,足癣患病率约15%-20%,而且常与甲癣(俗称“灰指甲”)同时存在,常被认为是小麻烦,无足轻重。
糖尿病患者中,足癣患病率可达25%,甚至高达30%。
足癣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渍、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趾、4趾、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和/或血管功能受损,脚部真菌感染可能后果很严重,包括继发细菌感染、足部溃疡、甲沟炎、丹毒、坏疽,甚至危及肢体和生命。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很高,而且会反复发作,所以糖友无小事,必须重视起来。
糖友如何预防脚气
1.控制好血糖是基础,机体免疫力提高了,才能发挥好皮肤屏障作用。
2.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讲究卫生,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勤换袜子。
3.要穿宽松、透气的鞋袜。
4.不与他人共用拖鞋、卫生器具等。
5.尽量避免到公共浴室、泳池、健身房等赤足行走的地方。
6.家里如果有患脚气的人,应尽量避免与其一起洗涤衣物。
糖友得了脚气怎么办
1.请尽早去正规的医疗机构,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彻底治疗脚气,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2.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切勿自行盲目治疗,这样容易延误或加重病情。擅自挑破水疱、撕去死皮,均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足溃疡。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3.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或足部瘙痒、疼痛、不适、溃烂,切勿拖延,请立即就医治疗。
作者:周斌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精品推荐
许樟荣(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
糖尿病基础知识问
医院
如何驾驭胰岛素,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破解餐后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糖尿病一周专用食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