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复发率、并发症多”的特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全世界约万,而中国有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40%重残。
一、高血压、高血脂等“小毛病”,
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诱因!
高血压,初期没有明显感觉,但并不代表没有损害。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不要紧的,吃吃药、头晕就休息就好了,但其实,它正在慢慢摧毁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影响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堪称健康“隐形杀手”。
而血脂高,说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多,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再加上血管内的垃圾堆积越来越多,形成斑块和血栓,堵塞血管。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堵塞,会引起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身体可能瞬间“垮掉”。
二、99%的血栓、斑块悄无声息,
让人防不胜防!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凝结的血块」,而斑块,则是「堆积的血脂」,当血液因为血脂过高变得粘稠,就容易形成血栓和斑块。
正常状态下,体内的少量的血栓、斑块会自然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久坐不运动以及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体分解血的速度会变慢。
无法分解的血栓或者斑块,会积存在血管壁上,一旦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而移动,就会堵塞血管,造成脑梗、心梗等,危及生命。
血栓、斑块附着在血管壁上,有可能突然脱落发生意外。
人民日报曾经发布可能由血栓或斑块疾病的4个信号:
晨起头晕、午后犯困、下蹲时胸闷气短、视力正常却经常看不清。如果有其中1-2种情况,就要格外注意,或许血栓和斑块正在你的体内形成。
静脉血栓容易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引起急性肺功能障碍、呼吸障碍、胸痛、晕厥甚至猝死。
动脉血栓就更可怕了,心脏和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器官,一旦给他们供血的血管发生血栓,后果不言而喻——
●脑血管:会导致偏瘫、昏迷、感觉障碍,严重则会致残致死
●心血管: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周围动脉:双腿疼痛、跛行,甚至因坏疽而导致截肢。
三、任何年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这五类人一定要警惕!
很多人以为,血栓或者斑块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会发生,但其实并非如此。它们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
专家建议,以下5类人群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保护血管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突发问题:
1、高血压
以前发生过血管意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和高半胱氨酸血症的人群要特别小心。
其中,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2、遗传人群
包括年龄、性别及一些特定的遗传特征,目前研究发现,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
3、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促进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这一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使血管发生损伤。
4、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锻炼。其中,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5、长时间不动的人
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也相对较大。
四、改变生活习惯轻松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1、勤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动脉硬化监测等检查
2、低盐低脂饮食
3、坚持体育锻炼
4、禁烟禁酒
巩义博爱门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