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
冬季气候寒冷,进入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不注意防护,往往会引起严重的脑卒中及心肌缺血事件。
(一)冬季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
1、冬天血管遇冷收缩,应保暖,以减少散热。特别是毛细血管收缩后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会引起血压升高。
2、气候干燥,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
3、冬季是感冒,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感染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波动。
4、周围环境差又寒冷,人员交流少。精神情绪容易低落,节日期间容易出现过度劳累,影响身体免疫功能。
5、冬天衣服穿得多,运动减少,所以脂肪容易堆积在皮下与血管内膜。
(二)高血压病人注意要点
1、六大危险信号
①头痛:主要部位在后脑勺并伴有恶心、呕吐;
②眩晕:特别是下蹲后突然站起;
③双耳耳鸣:
④心悸、气短:
⑤失眠加重:
⑥肢体麻木:手指、脚趾麻木。
2、注意防寒保暖
监测血压,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度。
3、多与医生沟通
建立长期的联系,便于医生了解你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不能随意停减药物,高血压指南提出的原则是“降压要达标”,坚持终身服药或联合用药。
4、注意饮食调理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冬季天冷,人们饮食习惯大补,食用牛羊狗肉等热性食物,但高血压患者要少食,不可随便进补,可服中药膏方调理失调的身体,鱼类可以首选,应坚持低盐的饮食原则。
冬季高血压病人食物要点
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A:胡萝卜,深绿色蔬菜,动物肝脏
维生素B2:乳品,豆类,蛋,新鲜蔬菜
含钙食品: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以室内锻炼为主,锻炼时间不宜过早,以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运动时间大约30分钟为宜,每天1-2次。
6、控制情绪,谨防过度紧张和激动调整情绪,平和乐观,娱乐活动要有节制,不宜熬夜和劳累。
7、每年查体一次,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高血压病人在冬夏季节血压有所差别,血压在冬天容易偏高,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到了冬天一般应该大于夏天的剂量服用。冬季又易患流感,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应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
8、动作缓慢,预防万一
“三个半分钟”: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
9、多晒太阳,驱寒抗病,避免外出时间过长不宜洗浴过勤:因为洗澡时周围血管扩张,突然起立时,血液多储留在下肢及下半身,脑部供血突然减少,会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出现跌倒及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卒中。所以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水不宜太热,洗后最好喝一杯热开水。
10、穿戴勿紧、宽松舒适,注意双脚保暖防寒、及时增减衣物
11、多饮白开水,补足水分,降低血液黏度
12、戒烟限酒,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13、夜间忌憋尿,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一系列问题,卫生间最好要保暖。
二、糖尿病
秋冬季节,因血糖上升或因糖医院的患者明显增加,这与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注意秋冬保健有关。
(一)、病因
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
2、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3、氧化压力:越来越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氧化压力状态与糖尿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抗氧化治疗已被大量的基础和临床试验证明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4、饮食结构: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5、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6、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体力活动减少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秋冬季糖尿病患者的七大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因冬季体内需要更多热量御寒,所以胃口大开、吃得更多并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总量是一道警戒线,不能越过,同时要少食多餐,注重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
2、监测血糖:随时监控血糖是否升高,一般一周应自测一次,如发现血糖突然异常,医院做全面检查。
3、注意保暖:感冒往往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的祸根。由于天气突然变冷,人的交感神经常常会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同时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代谢减慢,血糖水平升高。此外,秋冬季也是糖尿病足的多发季节,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冻伤;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避免过硬、过紧,经常换袜子,保持脚清洁、干燥。
4、合理运动:运动强度控制得当,太多或太强的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增快,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天活动两次、每次30分钟,秋冬季选择中午和晚上饭后时间运动最佳。但有心肺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5、经常晒太阳:糖尿病患者冬季不要因天寒而闭门不出,晒太阳是最好的红外线理疗,对改善血液循环很有好处。在阳光照射下,身体肌肤暖和,血气刚强,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尤其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下肢坏疽的病人,更要避免寒冷,户外晒太阳。
6、情绪稳定:过度的喜、怒和悲伤,都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由于情绪波动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源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
7、预防感染: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气温
骤降易造成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等,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
发生各类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如遇皮肤破损、甲
沟炎、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同时要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漱口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病因
1、遗传: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年轻的冠心病患者,那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就会比较大,一定要警惕,远离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吸烟: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会比其他人高2-6倍,每天抽烟支数越多,冠心病发病率越高,而且因为冠心病致死的几率也越高,所以一定要注意戒烟,如果戒不掉,那就尽可能少抽。
3、年龄:一般年龄比较大的人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会比较高,因为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大多在四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上的人不仅容易发生冠心病,而且在患病后死亡的几率也会较高,需警惕。
4、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冠心病就很容易会发生,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压。
5、糖尿病:糖尿病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冠心病是其中特别可怕的一种,糖尿病患者患上冠心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2倍,所以一定要注意。
6、不良饮食习惯:在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偏爱高脂肪食物、高胆固醇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经常吃过多的肥肉,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冠心病发生。
(二)、症状
1、心绞痛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常位于胸部之外,具体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头痛、牙痛、肩痛等,这种疼痛经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容易被患者混淆。
2、有少数的冠心病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时候,只出现脑血管病的症状,例如头晕、瘫痪、忽然意识全无以及抽搐等。是因为在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候,心排血量突然降低从而导致脑供血量急剧减少,脑供血量剧减少还有可能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
3、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之一还有上腹部出现胀痛、不适等反应,尤其是在疼痛明显、难忍的时候,还经常伴随恶心想吐的表现,因此,常常会被误以为是患有肠胃疾病,导致误诊。
4、在患有冠心病的时候,很多种疾病容易被忽视,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症。因此,患者以及其家属应该如实地向医生反馈患者的详细病情,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及治疗。
(三)、一般治疗:
1、合理饮食,以素食为主,多吃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甜点,肥肉等等,要控制体重
2、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戒烟少酒,多放松心情,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
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每天晚上吃晚饭下去散散步,早上起来的时候练练太极拳、气功等
4、平时注意保暖,多添衣物;提倡用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不宜洗过热水澡,不宜泡温泉
4、保持有规律的生物钟作息习惯,平时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5、医院配合治疗,定期进行检查
6、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发作
症状不能缓解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四)、预防及对症治疗
1、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好,建议早晨可以多运动,运动量以个人能耐受为宜,不要剧烈运动,建议慢走为主
2、不要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如:扣肉、肥肉等等(瘦肉可以吃一点,含蛋白高),控制血脂
3、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容易引起冠心病发作,诱发猝死。
4、平时可以吃一些降血脂、抗凝血药物如:拜阿司匹林(注意有无出血表现),阿托伐他汀钙片、保心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等
5、保持充足的睡眠,一定要休息好,这对我们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6、多喝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循环,不要吃太咸、太甜的东西
(五)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1、运动错误:
人们喜欢在早上运动,特别是不少人习惯了一起床就先出门或者到公园运动到八、九点钟开始吃饭。实际上这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种运动是不宜的,因为在早晨人们的血液浓度高于其它时间,这个时候人体相对水的含量不足,血液的凝力增加,胰岛素分泌也较多,上午人体血压也较高,这都会引起冠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急性缺血。
2、治疗错误: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是治标为准,但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总是只想快治急治,平时没事的时候一般不放在心上,而在出现病情的时候总认为自已有速效药,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病都有抗药性的,人体一旦产生耐药性,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就会降低或者失效,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冠心病复发,因此,平时要注意对病情的监测,而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速效药就是能保证一切。
3、降压错误:
大多数人都知道,人在患上高血压的时候,是终生用药的,可是有不少人在患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以后,总是想着能在饮食上调解,于是就对降压药物的食用上隔三差五,不按时吃药,只要血压稍微一稳定,就不用药了,他们认为有能力从饮食上把血压降下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饮食只是辅助作用,真患上了病以后还是要以药物为主,血压不稳对冠心病有着致命的打击,因此要连续用降压药,保证血压的稳定,这对冠心病有着非常的意义。
4、饮食错误:
人在患上冠心病以后,大多非常注意饮食,特别是刚患上冠心病的患者,太过于相信饮食的疗法,他们总认为从饮食上能调整过来,于是查各种资料,按小偏方饮食,这都是不利于病情的,有病了可以合理调整饮食,但太相信饮食会延误病情的,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来说,因为有许多人过于相信慢性的饮食疗法,比如,高血压患者有的就长年喝一些在地里拔的传说可以降压的草草根根,这于病情并没有大益。
5、错误饮水:
正常人的饮水习惯是中午和晚上,因为中午天气炎热,人体消耗水份增加,于是有就会有渴的感觉,喝水也便多些,可对于冠心病人来说,更应该在早起刚起床并不渴的时候喝水,因为早起经过一夜的代谢,血液的粘度增高,也是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多发之时。还有就是水温易温不宜凉,一定要防止喝凉水及冰镇的饮品,因为会使血管收缩,引发突发事件。
6、错误休息:
有不少冠心病患者都是年纪较长者,这个时候,大多都赋闲在家,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于是就会出现生活上啥时想睡就啥时睡的不良形为,冠心病患者生活无规律,有时吃罢早饭觉得有点困就躺下再睡一会,这种形为是极不利于病情的,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尽量把自已的作息时间固定起来,包括睡时的长短,都要按事先规定好的,每天坚持,还有睡姿也要调整好,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心脏的工作功能。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