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讲堂:
下肢静脉血栓知多少?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1
患肢肿胀
这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随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2
疼痛和压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②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
3
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因此浅静脉曲张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是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一个表现。
4
股青肿及股白肿
临床上表现为疼痛剧烈,患肢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血疱,皮色呈青紫色,称为疼痛性股青肿(PhlegmasiaCeruleaDolens)。伴有高热、神萎,易出现休克表现及下肢湿性坏疽。
如何治疗呢?
1.手术治疗
手术取栓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解除静脉梗阻,缓解肿胀症状。
2.下腔静脉滤网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
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是预防急性期血栓脱落导致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通过介入方法放置,属于微创手术。
3.药物治疗
静脉应用肝素,虽可立即起到抗凝作用,从而通过调动内源性胞浆素原发挥溶栓作用,但与直接溶栓剂相比,似显得较为被动。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1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2
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
3
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
如何预防呢?
1、饮食因素:高脂肪饮食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引起血栓病的重要因素,采取戒烟和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等措施。
2、吸烟因素:有人总结,65%~95%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有吸烟史,每天吸烟在20支以上、时间持续长达20年以上者,其血栓病发病率较同龄不吸烟者高出几倍。
3、肥胖因素:适当增加活动量,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糖、血压和血粘度,对预防血栓病具有重要意义。
4、体位和活动因素:长久处于某一体位少活动的人,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主张做些工(课)间操、散步、肢体运动,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创伤和手术因素: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易发血栓或血栓栓塞症.因此,手术后的病人要尽可能早起床、早活动、多饮水、多咳痰,切勿整天蜷缩于床上,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对于术后24小时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在床上做肢体活动;活动不便者,应做肢体上下被动活动或腓肠肌的按摩,以便改善下肢血运。输液时注意更换穿刺部位。如盆腔手术后的患者,不宜采用下肢补液。
6、疾病因素:常见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对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及早给予抗栓药物防治。
温馨提醒:
仙霞路院区专家门诊时间:
洪彪副主任医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龚亦群副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