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并发症众多,除可引起心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足趾坏疽等慢性并发症外,还常合并骨质疏松症,称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它是指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的骨量减少及骨骼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据统计,约1/2~2/3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减低,其中近1/3者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友“骨松”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腰背及髋部疼痛、小腿抽筋、腰弯背驼、身材变矮等情况。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咳嗽、打喷嚏、弯腰、用力解大便、下楼梯等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由于患者易存在视网膜病变、易发低血糖等,使其发生跌倒骨折的风险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2~6倍。
更需高度警惕的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的风险比单纯骨质疏松患者高数倍,髋部骨折愈合慢,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不利平稳降糖且可增加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特别申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