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老年人常见症状与疾病的护理

老年人常见症状与疾病的护理

来源:互联

腹泻莫禁食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夏秋季容易患肠道疾病引发腹泻,如急性肠炎、急性菌痢等。传统观点认为,腹泻时肠黏膜充血、水肿乃至溃烂,应当让肠道“空一空”,休息1~2天,这时候禁食可减轻胃肠负担。其实,这类认识是毛病的。因为人在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份和无机盐,禁食会致使人体能量不足,需要分解肝糖元、脂肪、蛋白质来保持血糖浓度。老年人营养不良比较普遍,临床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人中,20%左右得了营养不良;70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40%得了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的人没有足够的糖、蛋白质、脂肪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来保持血糖浓度,当血糖低于每升3毫摩尔时,病人就会出现出虚汗、心悸、乏力、头昏、面色苍白、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应,有的乃至还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另外,腹泻时禁食还会引发体内营养素缺少,延缓肠道病变的修复,从而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构成恶性循环。

因此,腹泻时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食品,如藕粉、鸡蛋面糊、豆浆、细面条、豆腐脑、大米莲子粥、小米粥等,并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利营养素被机体消化吸收。老人腹泻经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还应鼓励病人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等,以补充损失的水份和无机盐,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增进早日康复。

冬夜防抽筋

一些体弱的老人常在夜里产生小腿抽筋,疼痛难忍,有时一夜抽好几次,致使夜不能眠。

医学研究认为,夜间小腿抽筋一般是由于人体血清钙离子浓度下落,使神经和肌肉兴奋增高而至。而寒冷刺激、熟睡长时间下肢曲折、突然伸腿等,常常又是引发小腿抽筋的外因。预防和医治低血钙引发的抽筋,主要有如下方法:膳食要注意选用含钙量高而又有益于营养平衡的新鲜食品,如奶类(在临睡前喝一杯牛奶有明显疗效)、吃些豆制品或虾皮、麻酱、海带等也可以补充人体的钙质。也可以在食品中适当添加骨钙粉、碳酸氢钙等。还可以在医生指点下服用葡萄糖酸钙片、钙素母、乳酸钙等含钙药物。注意多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

在寒冷的季节,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被子要保暖,不能让腿部受凉,睡醒时伸腿动作不要太快太猛。

高血压

定义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为:

(1)正常血压(成人)收缩压为12~18.6千帕(90~mmHg),舒张压为8~12千帕(60~90mmHg)。

(2)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在21.3千帕(mmHg)以上,舒张压在12.6千帕(95mmHg)以上。

(3)高血压病是指缘由不明的动脉血压延续升高,伴随不同程度的心、脑、肾和血管的病变。

临床表现

(1)缓进型病情进展慢,初期可出现头痛、头昏、失眠、心悸等,以后可有心、脑、肾器质性损伤。如左心衰竭,脑血管意外(痉挛、出血、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

(2)急进型病情进展快,舒张压延续在17.3千帕(mmHg)以上,伴脑、心、肾或血管的功能障碍,常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护理要点

(1)休息按病情而定,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适当活动,有心、脑、肾功能障碍患者须卧床休息。

(2)饮食适当控制钠盐摄取,每天限摄取5克;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品;肥胖者应控制饮食;禁烟酒。

(3)心理了解患者思想,使之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知道高血压病的可治性和医治的长期性,又要知道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和可防性,使患者消除顾虑,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4)按医嘱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

(5)注意病情的视察若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医院诊治。平时每天丈量血压1~2次以便了解病情。同时要视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6)适当进行锻炼,如太极拳、气功、漫步等。

(7)定期门诊随访。

冠心病

定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造成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致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

临床表现

(1)心绞痛是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引发的。常由于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餐、吸烟时引发。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窒息、紧缩感或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及无名指,用时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3分钟内减缓,发作是患者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

(2)心肌梗死是心肌延续严重缺血、缺氧而至心肌坏死。

先兆:病发前一周内突然出现心绞痛或疼痛频率和程度加重。

典型表现:疼痛性质似心绞痛,但剧烈而持久,可达数小时以上;烦躁不安、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合并有休克、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也可有腹胀;心电图有典型坏死、损伤、缺血改变。

护理要点

(1)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可适当活动,以增进心脏侧枝循环建立和改良储备功能。心绞痛时静卧休息;心肌梗死者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由护理人员协助,第二周可自行床上活动,无并发症者第三周后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可下床在室内渐渐行走。

(2)饮食给予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盐低热量和适当蛋白质食品,应少食多餐,不宜过饱。戒烟酒,避免刺激性食品。急性心肌梗死须食平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以防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影响心功能。两天不排便者给予润肠或缓泻剂。心肌梗死者忌讳大量不保存灌肠。

(4)心理患者常有恐惧、懊丧的心理反应,应给予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

(5)病情视察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有没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有没有其他并发症(栓塞、室壁瘤、粹死)。视察药物不良反应。

(6)按医嘱用药

(7)避免引发因素如劳累、激动、过饱、寒冷等。

(8)随身带保健盒

(9)定期门诊随访。

慢性支气管炎

定义

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喘息或伴随炎症;常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进程。严重时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及呼吸衰竭。

护理要点

(1)慢支有发热、呼吸困难者需要卧床休息。

(2)注意避免尘埃、烟雾及刺激性气体,室内应温暖,空气不宜干燥。

(3)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补充体能消耗,同时保证水份摄取,以利痰液稀释咳出。

(4)视察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与体位的关系,注意痰液的性质、气味和量。

(5)鼓励咳嗽(深吸气后再咳嗽)、咳痰,痰液粘稠者可用蒸气吸入,超声雾化药物吸入,使痰液稀释,并可轻拍背部增进排痰(叩背方法常采取“背拢掌空”式叩击法,由外向内,自下而上,轻轻叩击),必要时可作体位引流。

(6)呼吸困难者给半卧位,氧气吸入。

(7)视察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肺心、呼吸衰竭等。

(8)按医嘱运用化痰止咳药及抗生素。

(9)肺气肿患者嘱呼吸功能锻炼,训练腹式呼吸。

(10)提高机体耐寒抗病能力,如户外活动,擦冷水面等。须戒除吸烟习惯。

糖尿病

定义

是指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而引发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其缘由不明,可能与遗传和自体免疫有关。

临床表现

有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乏力(三多一少)及血糖升高、尿糖实验阳性等表现。严重者可产生酮症酸中毒而昏迷。常可合并感染、血管病变(冠心、肾血管硬化、脑动脉硬化、下肢动脉闭塞)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等。

护理要点

(1)饮食:饮食的控制和调理是糖尿病医治的基本措施。目的是减轻胰岛负担,有益胰岛功能恢复。饮食应根据病情、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和有没有并发症等因素调理。在饮食控制同时需要全面掌握患者进食。

a.如医治饮食不够,可增加3煮蔬菜和其他高纤维素食品充饥

b.医治饮食有剩余,则要与医生联系,扣除降糖药剂量。

c.如果要吃甜食,可用木糖醇调味。

d.要吃水果,必须扣除主食热量。

(2)休息:生活要有规律,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如重症和有严重并发症者须卧床休息。休息能减少能量消耗,对大脑有保护性抑制,有利于康复。

(3)皮肤、口腔护理:可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及维生素B代谢紊乱,可致使皮肤干燥、瘙痒。故应常常用温水擦洗;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故对热感觉不敏感,易引发烫伤;口腔有异味,需加强口腔护理。

(4)穿着、鞋袜要宽松,避免趾端坏疽。

(5)心理护理:因糖尿病是毕生疾病患者易出现焦虑心理问题,必须认真做好病情解释,使患者认识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进医治方法,以增加医治信心,以获得合作,有益疾病医治。

(6)按医嘱定时用药,并视察不良反应。

(7)周密视察病情

a.每餐前或留段尿测尿糖,定时测血糖。

b.视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征象,一旦出现及时就诊。

c.视察并发症,如感染、肢体坏疽、白内障、冠心病等。

d.嘱患者随身携带疾病诊断小卡,以避免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作相应处理。要定期门诊随访。

老年性痴呆

定义

是产生在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力伤害。

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随性情、情感反应控制及社会交往力的障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原发性,是大脑皮质退行性病变或萎缩。

(2)血管性,多发生脑梗死后脑缺血而至功能消退。

护理要点

(1)要重视情感的交换,主动接近老人,多说亲切的话语,做些爱抚的动作,使老人感受关爱和温暖。

(2)加强防护,避免意外,不要让老人单独外出,在口袋内放置或在衣服上缝上带有姓名、地址、联系的安全卡。不要接近有危险物品,如刀刃、火、药物等。

(3)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因老人的自理能力差,需要生活上给予体贴入微的照顾。

(4)避免各种负面的心理刺激,鼓励用脑锻炼。

(5)按医嘱用药,可以延缓老年性痴呆病情的发展。

(6)对卧床不起的老人须加床档,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定时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zl/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