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创面
——糖尿病足
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来说,有什么会比怎么也长不好的创面更让人头疼的呢?
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如果护理不当,还很容易引起创面破溃,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截趾/肢,或者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常有足部疼痛、麻木、皮温降低等症状.该病截肢率、致死率高,病程长、难愈合。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22%。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愈合效果快的敷料来进行护理,而且糖尿病足多发于老人,所以敷料要选用无刺激性,无过敏反应、减少疼痛的,如:羧宁液体敷料。
只是个小伤口,有什么好在意的
虽说因血糖控制不佳,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自愈能力较弱。说到底也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时不小心留下的小伤口,不用太在意,过段时间自己就能愈合的。
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就太天真!
以糖尿病足为例,临床上的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踝关节(包括踝关节)已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当足部受到了损伤之后,因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使人不易感受疼痛,进而无法及时察觉并处理创口,影响其愈合速度。
与此同时,周围血管病及细菌入侵、感染也可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动静脉短路,进而引发组织供氧下降、局部缺血等。
如果在神经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溃疡、感染,就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溃疡也难以愈合,严重者甚至需截趾/肢,或者危及生命。
因此,即使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破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创面迟迟不愈合该怎么办?
这里同样以糖尿病足为例,据统计,糖尿病足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有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而大多数发生的足溃疡最终引发大约85%的截肢。
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十分重要。
其治疗需要采取综合办法,在治疗糖尿病本身的基础上(控制体重、降糖等),针对溃疡的病因、感染情况展开治疗,同时需做好相关护理配套工作,避免病情恶化和截肢手术。
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减压,特别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
对于缺血性溃疡,则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度中度缺血行内科治疗,病变严重者可采取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
对于合并感染的溃疡,需及时去除感染和坏死组织,局部供血良好的感染性溃疡,必须进行彻底的清创。
也可根据创面的性质和渗出物的多少,选用合适的医用敷料(如羧宁液体敷料),抗菌抑菌的同时,湿性愈合也可帮助创面尽快恢复。
与此同时,据统计,50%以上的糖尿病足溃疡存在感染。如果能够做到早期彻底清创,除去坏死组织和细菌,就可为伤口的愈合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
因此,选择合适的抑菌药物(如羧宁液体敷料)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灭杀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适用于各类组织创面,也能够预防、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尤其是当创面出现腐肉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是覆盖在伤口表面的潮湿的失活组织,腐肉多数情况下都会影响创面的恢复,加速伤口溃烂速度,严重者还可引发截肢风险。因此,在护理创面过程中除去腐肉是必须的。
如果病情较重,医院诊断治疗,让医生通过清创剔除腐肉;如果病情较轻,可以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脱落后,使用合适的抑菌药物(如羧宁液体敷料),预防创面感染。
注意!创面不愈合≠需要截趾/肢!
造成糖尿病足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与感染,而截肢只能让我们用肉眼看不到那些存在的、溃烂、坏疽现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并发症出现的根本所在!
还会给患者造成无尽的痛苦与困扰!
患者不但需要承受肢体的缺失,还要承受截肢后创面难愈合、或者再次溃烂问题,甚至还会造成患者缩短寿命的事实,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除非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再拖延下去将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截趾/肢始终都是最后的选择。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