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人认为,人老了走不动是必然的。在糖尿病病友,下肢血管狭窄的最初表现是小腿沉重,间歇性跛行(就是行走时腿部肌肉疼痛),休息后好转。这时下肢血管已经狭窄了75%左右;随着疾病的发展,有的患者可以出现静息痛(即休息时疼痛),尤其是夜间在床上抬高下肢时;当出现下肢皮肤温度下降,皮肤颜色成暗紫色时血管的狭窄可能达到了90%。到晚期,发展到缺血性溃疡和坏疽,超过1/3以上的患者最终需要截肢。当一侧肢体截肢后,另一侧肢体也十分危险。 糖尿病足病是下肢血管病变的集中体现。它是指糖尿病病友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肢端缺血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它通常以皮肤瘙痒,肢端感觉异常,足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水疱、溃烂、坏疽或坏死。 这些的确很可怕。然而更严重的是,严重的下肢缺血往往说明心脏也有严重缺血。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下肢严重缺血的病人常常死于心脏恶性事件。中国有句俗语:“足是人的第二个心脏”,可见足的缺血性疾病对“反映心脏血管疾病”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足的冰冷和暗紫色是生命的”红牌”警告,因为它往往预示了心脏的危险。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主要通过全身各个系统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来引发各种并发症。大血管病变不仅仅是糖尿病足和下肢病变的主要原因,更是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另外,糖尿病病友本身就存在着心血管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吸烟、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因此,糖尿病病友一旦出现糖尿病足和下肢血管病变,就更要重视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那么,我们能否在心血管疾病的终末事件发生以前识别出疾病的蛛丝马迹,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呢?答案是肯定的。下列检查指标可以提示心血管疾病:
一、心率及心率差: 1、休息时心率:
休息时心率常90/分钟者,可以怀疑本病,休息时心率常90/分钟者,可基本确诊。 2、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
正常人深呼吸时心搏差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50岁以下15/分钟,50—60岁15/分钟,60岁10/分钟,当每分钟心率差10/钟为异常。 3、立卧位每分心率差:
立卧位每分心率差≤10次为异常。 二、体位性低血压:
卧立位收缩期血压差≥30毫米汞柱或舒张期血压差≥20毫米汞柱。 三、踝臂指数(AB,):
踝臂指数是测量上肢与足部血压的比值,如果0.9为正常,<0.6为严重缺血。 四、超声检查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
如果IMT≥1毫米,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 哪些糖尿病病友应该在日常监测中注意上述指标,以及早发现异常呢?1.年龄45岁以上的病友;
2.有高血压病史的病友;
3.有吸烟史的病友;
4.有血脂紊乱的病友。
此外,糖尿病病友还要注重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并要戒烟。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病友们在生活中处处小心并重视心血管疾病相关检查,把一切心血管事件的不利因素扼杀在摇篮当中,是可以保证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广州健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主要从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中老年慢病及代谢疾病的筛查、预防与管理工作。
拳头产品1
老药农特膳——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让餐后血糖更理想!
拳头产品2
回元神——让肝脏更健康!
拳头产品3
达拜康——远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