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日常保健

普及医学知识服务百姓健康

本期主题: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治和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治疗,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到健康讲堂聆听专家的分享!

参与方式:本活动全属公益性质,每周三14:00在门诊三楼健康讲堂教室常态化开展。

授课时间

12月12日14:00—16:00

授课地点

3号楼三楼健康讲堂教室

授课内容

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治和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治疗

授课专家

授课专家张浩

主任医师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金华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

擅长领域:熟练运用腔镜技术,对各类腹壁疝的修补,疑难巨大的腹外疝修补有相当研究。特别专长血管外科方面疾病诊治,开展疑难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手术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脏动脉瘤、狭窄的介入治疗,各类下肢静脉疾病、血管瘤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上午

名医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授课专家郭治宇

副主任医师

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

金华市首位血管外科专科硕士

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

金华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金华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秘书

擅长领域:主攻血管外科,擅长血管外科的各类疾病,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静脉内瘘、血管损伤、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临床上主要以间歇性跛行,局部可出现溃疡、坏疽等,与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龄等有关。如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不及时防治,可致残致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那如何日常保健呢?

戒烟

临床研究本病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有一定关联。病人需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适量运动

运动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减轻缺血程度,有效增加侧枝循环。要以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次20-30分钟,逐渐延长至40-60分钟,每周4-5次,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

科学饮食

饮食是人体营养、气血生化的源泉,因此要保持患者良好的食欲和足够的营养。饮食宜清淡,少食钠盐,每天不超过6克,高血压不超过5克,少食或不食脂肪、荤油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少食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控制主食,多吃蔬菜,防止动脉硬化。平素饮食中,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心理干预

准确评价身体状况,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乐观态度,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悲愤,消除恐惧心理,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控制血压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于/90mmHg以下。

降脂降糖治疗

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药物治疗包括烟酸和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治疗上也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一旦确诊应立即纠正生活习惯并使用降糖药物治疗,使糖化血红蛋白≤6.5%,并使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属“脱疽”,认为饮食不节为主因,脾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血脉瘀阻为其基本病机。日常应注意饮食,保持愉悦的心情,做适量的运动。一旦发现了早期症状,千万不能大意,医院就诊,早日获得康复。

来源:血管外科

整理:健康教育科

编辑:郑丹娟马宵

图片: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
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yf/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