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且今后10年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畅通的血管才能保证血液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而把人体所需的营养带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提到血管健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心脑血管。其实,常常被忽略的下肢血管同样重要。
有些人在慢跑或散步后,总感觉腿疼,休息一会又好转,这不一定是运动过量或者上了年纪的问题,很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如果下肢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肢体的麻凉肿胀痛,持续发展可能经久不愈的溃疡、坏疽,重则将面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严峻的患病形势,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对血管疾病有哪些新的治疗手段呢?支架和球囊扩张有什么不同呢?
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很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在一定时间后都容易罹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疾病。
现在下肢血管疾病的发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甚至30多岁的年轻人也不能幸免。
一直以来,医生都在努力治疗下肢血管疾病,在治疗方法上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支架和球囊扩张在处理血管堵塞的问题上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下肢血管介入治疗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年,瑞典的专家进行了第一例的球囊扩张手术,治疗动脉狭窄病变,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
球囊扩张技术普及之后,为了降低血管再狭窄率,医学家们研制出了支架(裸金属支架)治疗方法,通过支架来保证血管的通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家们发明了药物涂层支架,通过药物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生,一年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几乎为0。
后期医学界又提出了无植入的治疗方法,目前有两种新的方向:
可降解的支架,到一定时间以后,支架可以自然降解,不残留体内,减少持续地炎症刺激;
还有一种是药物球囊,放入球囊后如果不发生问题就不放支架,通过局部放点药物再加上球囊扩张的治疗方式。
可降解支架和药物球囊是解决血管堵塞问题的最新的技术。药物球囊和支架治疗相比又有哪些优势?
一优势一药物球囊是对病变局部的药物治疗。如果符合药物球囊适应症的患者,用这个治疗方法基本可以达到支架的效果。
二优势二药物球囊在体内存留时间短、给药准确。
不但可以起到对血管内皮增生的抑制作用,而且药物球囊可以很快被身体代谢掉,不存留在体内。
三优势三药物球囊避免了做过支架手术患者的二次支架。
四优势四药物球囊,术后患者服用抗凝药时间大大缩短。
支架术后,要吃一年左右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如果采用药物球囊治疗,只需要吃一到三个月。
■END■
北京专家预约通道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