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4日是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健康生活与糖尿病”。包括:
●让健康选择成为轻松选择;
●健康饮食:做出正确选择;
●健康饮食,从早餐开始。
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动继续以“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为口号。树立“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后代健康、造福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理念。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目前中国糖尿病人数超过1亿,位列全球第一。年,全球1/4的糖尿病患者为中国人。11%的中国成年人为糖尿病患者,50%处于糖尿病前期。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国的糖尿病诊断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对中国来说,糖尿病也是重要的经济威胁。全国因糖尿病产生的医疗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比例由年的1.96%上升至年的18.2%。目前,糖尿病呈现年轻化和扩大化的倾向,因而受危害人群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2糖尿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多种急慢性病发症。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使并发症得以控制。因此,患了糖尿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糖尿病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呢?
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合并感染等。
2、慢性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而心脑血管疾病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后期只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
眼睛: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蚁样感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
3糖尿病的预防对策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的。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专家名片唐先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安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疗系。医院内分泌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对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坏疽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应用药物及物理方法治疗糖尿病坏疽达国内先进水平。年在“榜样泰安”寻找泰安名医活动中被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名医”。 -22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
赞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