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致残率高,让人闻之色变。糖尿病足早防早治非常重要,医院定期检查。除此之外,糖友借助身边随手可得的小工具,就能自查有没有糖尿病足。还等什么呢?心动不如行动!
触觉检查
检查工具:专业使用10克尼龙丝检查
自查工具:棉花
检查方法:
把棉花捻成条,顶端尖状,轻轻划过脚底皮肤,看是否能感觉到棉花尖的存在,如果感觉不到则表示触觉消失或减退。检查时要避开胼胝或溃疡部位。连续进行10次。
结果判断:
保护性感觉正常:10次检查中有8次能感觉到棉花尖存在。
保护性感觉减弱:10次检查中有1~7次能感觉到棉花尖存在。
保护性感觉缺失:10次检查中0次感觉到棉花尖存在。
结果说明:
触觉检查时感觉减弱甚至消失,说明机体的自我保护性感觉缺失,这类患者不容易感受外界刺激,脚踩到尖锐物体都没有感觉,有的甚至扎上钉子都不知道。结果就是特别容易受伤。
痛觉检查
检查工具:专业使用针刺痛觉检查仪
自查工具:大头针
检查方法:
用大头针钝的一端轻轻触碰脚部皮肤,包括足内侧、外侧、足底、足背等,看有无疼痛感以及疼痛的程度怎样。
结果判断:
正常:感觉到轻度疼痛,能忍受。
减退或消失:感觉到触碰,但感觉不到疼痛,或什么感觉都没有。
过敏:轻触即感觉疼痛,难以忍受。
如果痛觉减退或过敏发生在足部某一处,还要细心体会与其他正常区域之间的差异,好在就诊时反馈给医生。
结果说明:
痛觉减退或消失可不是好事,想想吧,如果脚上扎了钉子都感觉不到痛,不能及时避开或处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温度觉
检查工具:专业使用凉温觉检查仪
自查工具:玻璃试管
检查方法:
找两支玻璃管(或其他较细的玻璃器具也可以),一管装冷水(5~10℃),一管装热水(40~45℃),分别用玻璃管接触足背皮肤,留意“冷”、“热”感觉。
结果判断:
如果没有明显感觉,或是比较不出冷热差异,说明温度觉消失。
以上几项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常提示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或糖尿病足病,医院诊治。
动脉血管检查
检查工具:手指
检查方法:
用手指轻触脚背部靠近脚踝处的足背部动脉,感觉足背动脉有无搏动,及搏动的强弱,可与正常人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判断:
正常:容易触及足背部动脉搏动,且搏动强烈。
供血不足:摸不到足背部动脉搏动,或搏动感很弱,表示足背动脉供血不足。
结果异常提示在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糖尿病足发生可能性增大。
以上介绍的4种足部自查方法简单实用,工具也容易找到。因此,病程较长、血糖波动较大以及已经出现下肢疼痛或足部畸形的糖尿病患者,不妨定期给自己检查一下,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进行诊治。
糖尿病足治疗难度大,尤其是发展到坏疽阶段,常常需要截趾/肢,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顽症,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坚持做好足部护理并定期进行足病自我筛查,将大大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本文介绍的几个小工具,好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作者:王爱萍解放军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