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脚发麻了,但突然需要起身,站起的一刹那间,感觉自己的腿不是自己的了,尽管能够控制行走,但是却感觉不到它在行走,无法确定是否真的落地成功。随后,汹涌而来的是各种刺痛、酸胀、麻木的感觉,总之就是:难受!
幸好普通人,过几分钟后,状况就完全缓解了,但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的感觉却是无法消退,甚至是要伴随一生的。
走着走着
鞋子就掉了不自知
沈先生今年70岁,每次出门前,都要把自己的鞋带扎得紧紧的,因为如果没扎紧,他走着走着,鞋子可能就掉了,而且掉了他自己还感觉不到。他的鞋架上,没有一双鞋子是不需要系鞋带的。沈先生平时还有个小习惯,喜欢时不时地摸摸左腿,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腿还是在的。
网络图“沈先生左腿的感觉已经减退得很厉害了,尽管现在继续做治疗,但神经的病变的治疗是异常困难的,左腿麻木的状况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浙江大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兵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沈先生是5年前,除了麻木外,当时他的腿很凉,皮肤温度很低,走路不到米就疼痛严重。”
检查发现,沈先生腿上的动脉闭塞了,医生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由于走路都困难了,于是做了手术,重建了闭塞的股动脉和膝下血管。沈先生本来以为做了手术后,腿部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结果并非他想象的,虽然血管通畅后小腿和脚冰凉的情况改善了,也可以走接近1公里了,但由于患糖尿病时间过长,神经已经发生了严重病变,小腿麻木,感觉越来越差,最后连脚上是否有鞋子也感觉不到。
原来,沈先生在50岁的时候,就查出了患有糖尿病,但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一味相信“土方法”,导致病情不但没有控制,反而加重了。陈兵强调,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正规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困扰。
网络图毛巾一擦
连皮肤都掉下来了
陈兵表示,据估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亿,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病率达6.9%-23.8%。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坏疽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6倍。陈兵提到,患者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后,在每年的体检时都应增加对血管的评价,最简单的就是做血管超声多普勒的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应寻求专科医生帮助,做进一步的检查。
陈兵提醒,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由于温度觉、疼痛感知等减退,对冷热不敏感,而下肢缺血感觉冰凉时往往喜欢热水泡脚,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建议在泡脚前,先用手试水温,或者请家人帮着试水温。
网络图陈兵告诉记者,他曾遇到过一个患者,因为觉得自己腿冷,就想泡个脚,结果因为下肢神经病变,总觉得温度不够,就一直加热水,直到自己泡好脚,拿出毛巾擦,才发现腿上的肉已经严重烫伤,一块块黏在了毛巾上。
小小病变
就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更多侵犯小腿血管,虽然小腿通常有3根血管,但都比较细,一般2mm左右,因此如果这些又细又长的血管发生闭塞,想通过手术完全打通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陈兵表示,糖尿病造成微循环障碍,对感染的抵抗力较低,加上凝血功能异常,一旦出现皮肤破损、感染,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坏疽,最后可能导致截肢。
“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存在周围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可能不尽相同,有的人可能是像沈先生一样没有感觉,有的可能是觉得有针刺感,有的是火烧感,有的会觉得腿里有很多蚂蚁在爬、有异物感。”陈兵说。
在平时,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血管出现了病变,比如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酸胀疼痛、走坡路时无力,都可能并发了下肢血管病变,应引起重视。
作者:潘洁通讯员:方序、鲁青
编辑:波酱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