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其并发症日益突出,尤其是下肢血管疾病。这种病变比较隐蔽,早期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误以为腰腿痛,直到出现脚趾坏疽、溃乱、糖尿病足等症状后才会重视血管问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情发展缓慢,但后期会出现坏疽感染而致截肢的严重后果。
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李强副主任医师介绍,我国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占到20%,其中“三高”是疾病的高危因素。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凶险程度也不亚于脑血管闭塞,也就是通常说的脑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关键。有以下症状时须要警惕。
1.下肢血管病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就是走了一段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不适,休息一会儿后症状得以缓解,再走一段后重复出现上述症状。很多老人容易把该症状与腰腿痛混淆不清,以为是腰间盘突出所致,医院进行检查区分。一般间歇跛行米以上者可以先观察,米以下者应就诊用药了,米以内者病情已经严重了,需做相应诊疗。
2.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发凉、发绀、皮温低等缺血症状。
3.患者小腿以下或足趾伤口愈合缓慢,或足趾末端突然出现坏死或甲沟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下肢血管情况。
4.老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史的患者要更加提防。
视频来源:青岛电视台生活天天秀
专业审核:李强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