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糖尿病做到这九点,平安过冬天

糖尿病人往往在冬季病情反复或出现并发症,因此,这个时期患者要格外小心,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日常自我保健,尤其是要注意足部护理,以保证平安度过冬天。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冬天要格外小心?

首先,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分泌增加,容易导致血糖及血压升高,诱发心脑卒中。其次,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差,严寒更易导致患者感冒,从而诱发肺部感染。此外,严寒还会使外周血管收缩,增加糖尿病足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自我保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控制饮食

为了抵御冬季寒冷,人们往往需要靠多吃来增加热量的摄入,而冬季人们户外运动偏少,能量消耗不足,再加上寒冷的天气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多,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往往使得患者冬季血糖较其他季节偏高。

因此,在冬季,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吃多餐,适当运动,如果这样仍难控制血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二、防止受凉感冒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而呼吸道感染也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为了避免受凉感冒,糖尿病人要做好以下几点:1、居室经常通风,但室温不宜不宜过低;2、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3、天冷出门前戴好口罩、帽子。

三、取暖须防烫伤

冬天为了御寒,许多病人用暖水袋、暖手宝取暖。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严重者可导致足坏疽。因此,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类方法取暖。

此外,还有些老年病人习惯每天用热水泡脚。为避免烫伤,泡脚前一定要先试水温,最好用手腕去试。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泡脚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泡完要用干毛巾把脚擦干,特别是脚趾缝。

四、加强足部护理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人往往合并下肢血管及神经病变,造成脚的末梢循环障碍和感觉迟钝,即使足部受伤也不察觉不到,很容易发展为足坏疽。因此,糖尿病人应特别注意足部保护,要穿吸汗透气性好的袜子,鞋子要宽松合脚,避免足部外伤及感染。

五、谨防皮肤干燥

冬季天干物燥,常出现皮肤瘙痒,糖友因此引发神经性皮炎甚至湿疹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糖友们冬季一定要预防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及双足,以免发生破口、皲裂。洗澡、洗脚后须涂抹护肤乳。

六、天冷莫忘喝水

天气寒冷,小便较频。但很多老年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常常忽视补充水分,导致血液粘度升高。一般说来,糖尿病人每天的饮水量不宜低于毫升,这样做可以稀释血液,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建议糖尿病人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喝杯水,白天多喝,晚饭后少喝,但夜间起夜后要补喝。

七、不宜清晨空腹运动

运动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也是增强耐寒能力及机体免疫力的好方法。因此,如果没有禁忌症,患者应尽量根据自身年龄及身体状况,坚持参加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

但不提倡晨练,原因有三:一是早晨气温很低,易诱发人体应激反应,使得血糖升高;二是清晨空腹锻炼,有低血糖风险;三是寒冷会使血管骤然收缩,易诱发脑卒中。

户外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饭后进行,另外,空气污浊的雾霾天不宜室外活动,可选择在室内运动(散步或做操)。

八、气温骤变勤测血糖

冬日气温时常变动很大,对于广大糖友来说,这种变化很可能带来血糖波动。因此,当遇到气温骤变或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运动量、减少饭量等),要密切监测血糖,以掌握病情变化。

九、保持心态平和

据调查,大约50%糖尿病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病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情绪激动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之外,还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尽量减少情绪波动。

作者: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王建华村医之家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lcbx/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