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因糖尿病足而造成截肢吗?在发达的美国,这个数字至少是每年4万人,在人口众多及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中国,这个数字至少为60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说得直观点,就是大约每30秒,世界上就有一个患者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更为糟糕的是,这些被截肢的病人至少有一半会在五年内死亡,这个死亡率与癌症死亡率不相上下。
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足?西医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神经血管病变导致循环障碍。简单点说,就是神经和血液传导不到足部,于是发生各种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夏科氏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中医则用脱疽简而概之。什么叫脱疽?脱疽就是指血脉周流受阻,络道瘀塞不通,肢端缺血供养,导致节节脱落的疾患,包括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及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等多种动脉栓塞性疾病。中医关于这个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灵枢·痈疽》篇:“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把“脱痈”改为“脱疽”。明代之后,脱疽的病因、症状、治疗开始有较详细的记载,如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清代《马培之外科医案》及《丹溪心法》等都对此有描述。
治脱疽本病位在血络,清朝的叶天土曾说: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砭爷”李道政则认为还得加上一句:久瘀入络。“络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药力难以到达,故络病都为疑难病症。”临床上,糖尿病足即是这类病症。
我们先来看张照片:
这位老太太右腿已经截肢,她不想再失去左腿,于是到问痧堂来找李道政先生治疗。来时右腿截肢部位也已经发黑,义肢都无法装,左腿脚掌浮肿,整个大拇趾发黑发肿,接近坏死。如是发展下去,就是左腿截小腿右腿截大腿的结果。
李老先帮她右腿截肢部位刮痧,打通血脉。随着刮板的一前一后、一起一落,肤色当即由黑转白,某些地方转粉红,说明血已入毛细血管。
在刮拭左脚面时,刮出了很多黑痧,沉积在身体内的毒素慢慢释出。这些黑色的毒素李老曾做过实验,把蟑螂放进盛有毒素的盘子里,三秒钟蟑螂即毙命。
她是4月30日第一次就诊,刮拭三次后,到5月20日再来复诊时,脚肿已全部退去,大拇趾也只剩指甲部位还略有黑。到6月18日时已经痊愈,为此还特地送来锦旗感谢李老为她保住了左腿。
关于脱疽的治疗,华佗《神医秘传》载:“此症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宜用生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内服金银花三两,元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此法详细描叙了“脱疽“的发生过程,指出了内服和外治的方法。现代医家提出,本病病位在血络,脏腑气血虚损不调,寒湿邪气侵袭留恋,瘀血蕴毒败损耗伤三者,是本病络脉病变及病理演变的主要机制。但临床上却找不到万全之策,难以治愈,因为络脉细微,药物归经,药随血行,病灶部位药力难以到达,故少有建树,又患者大都为气血虚损,中医有“虚不受补”之说,“脱疽”之疾,药物见效甚微,便成了疑难之症。而李老用砭执之,屡有见效。
这是一位八旬香港老翁,也是患有糖尿病足。他第一次来找李老治疗时,病足红肿溃烂,局部已坏死,都见得着跖骨,再发展下去也是只有截肢一条路。
李老帮他在病位拭刮,引气血入足,他间断来了三次,第三次来时,足部肤色已经全部正常,最严重的病变部位也已经开始收口。
(图为年1月18日恢复状况,脚趾部位黑色已全部退去,溃烂部分也开始收口。)
(图为年2月9日恢复状况,脚趾已长出新肉,露出跖骨的部位也在收口。)
糖尿病足只是脱疽的一种,脱疽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可以以此思路与方法来治疗。十多年前,李老就治疗过这样的病例。
当时,病人是上海某高校教师,被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中西药治疗症状没有好转,邀李老为其治疗。“我首先重刮大椎穴及魄户、膏肓、神堂、大杼,然后再刮拭整个脊柱和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属督脉,有总管统帅之意,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之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可通一身之阳气,大椎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取之扶正固本以祛邪,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于脑,并出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髓和肾有密切关系,大杼、魄户、膏肓、神堂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者,天之巨阳也,弥纶万物’,膀胱主一身之表,‘腠里毫毛其应外邪侵袭,首当其冲’。其三,五脏六腑之背腧穴均位于膀胱经上,故刮拭膀胱经腧穴可通调和推动人体强大的气血运动,形成排毒风暴,不管你病出何处,病因何在都在荡涤之列,以调五脏六腑之功能。其四此病多为痰湿过重,气滞血瘀,加刮丰隆、太渊、太白,太渊穴为肺之原穴,为脉之会穴,全身诸脉经气汇集之所,太白为脾之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之处,是补虚泻实之总治穴,脾为生痰之源,健运脾土以消痰源,丰隆为足阳明络穴,取其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其五刮拭胃经足三里、冲阳,肝经太冲,胆经阳陵泉。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肝经胆经相配行气活血,祛瘀生新。其六刮拭双膝以下全部,刮后腿脚部多处出现弥漫性紫黑痧包,一直刮到伤口。凡小腿出现大包之处的上位脉线都用刮板推刮。脚部的整体刮拭是为了化瘀排毒、开通血道,推刮之法则为了引下活血,以培元病灶气血活化生机,借‘为有源头活水来’之古句,一泻一补相得益彰。其七,在刮至腰椎第五节处发现一黄豆大黑色痧包,知有深藏之恶邪,继续刮拭,小包渐大,成半鸽蛋状,颜色由黑转为紫红色,知已到最佳治效,然后以三棱针破之,溢出黑紫色浆糊状毒血。”
李老帮其第一次刮拭后他便能下地走路,肢体疼痛消失。刮拭前,原脚小指发生溃烂,肌肉脱落白骨外露,趾骨下唯皮与脚相连,趾根部肉成白色,刮拭后病人的趾跟部出血,腿部肤色恢复正常,趾骨白色转为粉红色,前后五次治疗,阻止了肌体坏死。
在一次治疗时,教授的日本朋友正好在场,要求把李老的整个刮痧过程摄录下来。当她看完整个治疗过程后连说“中国的医道太不可思议“,李老则轻描淡写:”中国人五千年前已掌握砭法,只是如今没有得到发展而已。“
确实,我们的祖先早有中医六法——砭、针、灸、药、按跷、导引,上工者都是六法精通,因证而对。而刮痧疗法对脱疽这种络病是克星,疗效立竿见影。为何如此?李老给出了答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医界人人皆知。明代医家朱橚在《普济方?方脉总论》里就说过:‘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脱疽为典型的气滞血瘀之症,气不挂帅,其血必瘀。为什么刮痧疗法有如此功能?因为它能透皮入骨地造就人体的气血运动,把‘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难题解决。“
“络病的难治在于络脉从经脉分出后象树枝那样逐级细分,由别络之缠络、系络直至其终端组织孙络、浮络。这些络脉过于微细,因此非常容易出现瘀滞,这就像堵车不容易发生在六车道八车道的大马路上,而容易发生在小马路、单行道上。络脉因其微细使得药物之力难以达到,而刮痧则可以‘直奔主题’——通过刮拭人体体表,从十二皮部入手,皮部为营卫之气和孙浮络脉所在,络脉又连着经脉通上达下,纵横交错,刮痧推动气血运动,由表及里波及全身经络所构成的网络,疏通经络-血管-神经-淋巴管,并引邪出表,同时,正向治病的能量不会因脏器不和而累及,因此往往有奇效。“
将血管壁的瘀血即血栓清除,这是世界医学的难题,而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前就有办法从容应对,不由得我们不叹服中国古代医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