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每走米就要停下,休息后才能继续走其

近日,医院普外科收治了一位“奇怪”的患者——两个月前,患者出现右下肢跛行,每次行走大概米就必须要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行走,最近半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血管外科夏洪兵副主任医师接诊患者后首先考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遂联系放射科后予行了下肢动脉CT检查,CT提示右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随即夏洪兵副主任医师、项贤省主治医师联合介入科团队为患者在局麻下行了右股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手术历时两个半小时,马先生的闭塞血管终于开通了。术后第2天,患者”间歇性跛行“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天后患者完全康复出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组织缺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坏疽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年龄等。动脉硬化闭塞症绝大多数于50岁后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更早。吸烟加重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也会逐渐加重

轻微主诉期:运动功能影响小,患肢皮肤温度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

间歇跛行期:间歇性跛行是指当患者在行走一定距离后,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的肌肉产生疲乏无力、痉挛和疼痛,必须停止行走并休息,待症状缓解后,患者再行走同样距离后,症状重复出现。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病变的最常见症状。

静息痛期: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时,患者即使不运动也会因肢体疼痛而无法平卧。往往需要坐起放低下肢以增加缺血肢体血供,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

坏死溃疡期:早期坏疽和溃疡往往发生在足趾部,随着病变的进展,感染、坏疽可逐渐向上发展至足部、踝部或者小腿,严重者可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此时,患肢已达严重缺血,如果不能及时开通血管,将直接面临截肢和生命危险。

据夏医生介绍,医院自今年3月份开展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以来,已收治多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该例患者是成功开通血管的第三例患者。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采用血管腔内治疗。该治疗无需开刀,术后恢复快,仅在大腿根部处有一个2-3毫米的穿刺创口。

此外,医院先进的西门子DSA造影设备,目前九院血管外科专家,已能开展常规血管手术及介入治疗,包括: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取出术、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肢体动脉狭窄闭塞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微创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内脏动脉瘤微创支架及栓塞治疗、脾脏部分栓塞术、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肾动脉狭窄扩张术、各种血管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等。如有相关疾病诊疗需求,可至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咨询就诊。

文、图/普外科夏洪兵

编辑/院办郑诚

审核/院办邵晓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lcbx/1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