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足趾水泡引发的灾难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经常遇到的足部擦伤、皮肤破溃、水泡,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如果早期处理不当,足部的微小创伤可能会引起足部溃疡、感染、坏疽,严重时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年9月,年过七旬的王婆婆开心的穿上了新买的鞋子,可惜新鞋并不合脚,将左足第一足趾磨出一个黄豆大小的水泡。虽然王婆婆有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但她和家人并未引起重视,在药店购买药物自行换药处理,谁能料到左足水泡破溃后并未愈合,溃烂面反而越来越大,并蔓延至整个第一足趾,皮肤颜色逐渐变黑,甚至出现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味。医院,均诊断为“2型糖尿病足”,经过治疗后左足溃烂面仍然不能愈合。年9月,距离左足出现水泡已经过去了一年,王婆医院内分泌科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入院第一天,王婆婆畏寒、发热,体温38.3℃,神疲、乏力,头晕,胃纳差,口渴,左足疼痛明显,睡眠尚可,小便黄,大便调。(下图为9月9日拍摄;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腻,舌中裂纹;脉滑数)
入院后糖尿病足专业组医生专科查体发现,左足第1足趾发黑,残端骨质暴露,溃破延及趾跖关节及足背中部,创面黑腐夹杂,大量黄腐脓性分泌物渗出,秽臭明显;第2、3趾稍紫绀;双侧足背、胫后动脉(-),双侧双侧腘动脉(±),双侧股动脉(+)。
王婆婆溃烂的左足为“2型糖尿病足病—坏疽伴感染(WagnerⅤ级)”,是致残、致死率高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入院后给予抗感染、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王婆婆未再出现发热,血糖、血压控制达标。经下肢血管CTA检查,提示患者双下肢血管严重狭窄,但由于王婆婆经济条件差,与家人商量后拒绝血管重建,仅愿意清创治疗。
血运重建困难重重,更是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糖尿病足治疗组医生根据王婆婆创面情况,清除了坏死的第1、2足趾,使用“鲸吞清创”方法进行扩创,采用肿意膏等中药提脓祛腐、煨脓祛腐,以利于脓液排出。(下图为9月23日拍摄。急性感染期:疮面色泽淡红,苍白无华,分泌物稀薄,腐肉较多,秽臭难闻,疮周皮肤漫肿灼热)
经过一个多月的清创换药治疗,王婆婆左足创面生长出新鲜肉芽组织。
(上图为10月13日拍摄,疮面干净,肉芽嫩红,腐去生肌,给予生肌膏外敷)
经过三个多月漫长的治疗,王婆婆的左足创面终于逐渐愈合。
王婆婆的患病经历告诉我们,糖尿病患者足部小小水泡也可能导致截肢,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呢?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曙光。我科糖尿病足专业组经验丰富,将传统医学中的“筋疽”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为糖尿病足患者保驾护航。
文稿:刘芳、李勇
编辑:刘芳
责编:张霞
审核:朱丹平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科室简介
医院南桥寺院部内分泌科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发展成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氛围浓厚,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专业技术团队,医疗设施完善、配套齐全,在西南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现开放病床74张,门诊诊室5个(含一个糖尿病慢特病门诊室、一个肥胖与营养联合门诊),糖尿病筛查治疗室1个,国家级中医传承工作室一个,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一个,年诊治患者八万余人次。南桥寺内分泌科设立有妊娠内分泌组,甲状腺组,糖尿病慢病管理组,糖尿病足病组等亚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