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收听◆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
(一)长期控制不佳的高血糖
高血糖是所有糖尿病并发症产生的基础。据统计,当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而血糖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二)周围神经病变
躯体神经病变导致痛觉、温度觉的减退或丧失,皮肤在出现小的破损时不易被察觉;运动神经病变使小腿肌肉萎缩,导致脚部变形,增加皮肤擦伤机会;自主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这样都有可能诱发足部溃疡。
(三)周围血管病变
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导致下肢缺血,组织缺血和缺氧会促进组织坏死和溃疡的发生,并使已发生的足部溃疡长期不愈合,严重者发生坏疽。早期血流量减少,只出现一些不引起重视的症状,如小腿抽筋、足部怕冷;血流进一步减少会出现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甚至出现行走后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
(四)感染
感染不仅是糖尿病足发生的诱因,在糖尿病足溃疡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足的病人下肢动脉发生硬化和闭塞,造成下肢缺血,随着缺血的程度加重和时间的延长,糖尿病足依次出现三种症状。
一麻:早期麻木。早期和轻度的缺血,使糖尿病人感到脚和小腿麻木,挠的时候也觉得是在“隔靴搔痒”,皮肤发凉,在长时间活动后会又疼痛的感觉。
二痛:中期疼痛。间歇性跛行,早期下肢症状,行走一定距离后感觉下肢乏力、劳累、麻木,下蹲起立困难,夜间出现休息痛。随着病情的加重,就算不走路的时候脚和小腿也有疼痛的感觉,走路的时候不得不一瘸一拐。
三溃烂:晚期溃疡。长时间的营养不足,脚趾和脚底的皮肤首先发生溃疡和溃烂,并且溃疡很容易发生感染,加重病情,恶性循环,最后脚趾开始变黑,坏死,失去感觉,像一块木炭,医学上叫做干性坏疽。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避免用烫水洗脚
正常人脚一接触烫水,就会马上缩回来,这是一个保护机制。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温度觉很差,往往会被烫伤,起水疱。水疱一旦破溃感染,就是严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
2、穿宽松的鞋子
不舒适的鞋袜可以引起脚部畸形,不断摩擦脚部容易生“鸡眼”或是增加溃疡。糖尿病患者应穿布鞋、软皮鞋和运动鞋,不要穿塑料鞋,因为它太硬,最好是特制的矫形鞋,鞋头长些、高些、宽些,脚趾能够伸直。袜子应该柔软、合脚、透气性好,吸水性好,袜子应每天换洗,最好是穿柔软舒适的。
3、脚部常护理
勤剪脚趾甲,不剪脚趾甲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发炎,注意不要剪得太深,否则容易导致甲沟炎、出血;老茧要慢慢地修,“鸡眼”应该请专科医生来治疗;脚部皮肤要保持润滑,防止形成溃疡,防止继发感染;预防外伤,每天检查足部,看看足部皮肤是不是有水疱,是否有擦伤、裂口,是否有“鸡眼”、老茧;有糖尿病足的病人足部一旦发生损伤,医院及时就诊。
4、经常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两腿交叉而坐。定期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
5、坚持血糖监测,保证血糖指标达标
糖尿病足其实并不可怕,主要是了解发病的原因,提前预防,定期检查,在发现症状的时候及时治疗,只要科学的预防护理,制定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糖尿病足便会远离您的生活。
供稿/医院卫教师瞿运霞
播音/王大米
近期文章推荐
他们为何同时患上糖尿病和癌症?
面对糖尿病,如何做到“三早”?
糖尿病治疗的“四个点、五套车、六达标”
警惕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视力的“小偷”
被误解了那么多年的碳水化合物
新诊断的糖友,选择打针还是吃药?
一个动作,发现早期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想吃美味又怕升血糖?一份健康食谱请收好
中国首个“糖尿病饮食地图”发布
聆听之后,
愿享同感。
《中华糖友》
没听够?
扫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