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6(02):--
作者:肖光辉
单位:广医院普外科摘要目的
探讨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医院年1月至年12月应用球囊导管微创取栓术治疗7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治愈60例,治愈率为89.6%,患肢血供恢复。好转7例(10.4%),肢体缺血症状明显好转。无截肢。死亡1例(2.6%)。
结论
球囊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取栓,有利于提高保肢率和降低病死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指血栓脱落而随血流堵塞远端肢体动脉的缺血性疾病。其病情发展迅速,如未及时诊治,可致肢体缺血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是血管外科危急重症,及早的诊治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广医院自年1月至年12月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7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67.2岁。发病距入院时间2~18h,平均7.8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23例,糖尿病17例,心房颤动55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缺血性心脏病32例。
1.2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肢突然出现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即有“5P”症状。是急性肢体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本组78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5例行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