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小腿气性坏疽

今天分享网友阿娣提供的有关气性坏疽的病例:

阿娣:

华斌老师,有个病例一定要跟你分享的,好激动。首先要多谢你提供了这么好一个平台让我们学习,还记得“牛型布鲁菌氏病引起的肌肉感染”这篇文章吗?

前几天我就遇到一个病人,左小腿红肿热痛,医生要求做双下肢动静脉检查,做完发现双下肢动静脉未见异常。我好奇探了下他红肿的左小腿,看到皮下大片的空气样强回声,范围为整个小腿前外侧及整个足背,其后方组织完全看不清楚。医院低端的超声仪器,担心是机器的问题,于是双侧小腿对照着看,很明确左小腿有事。我想起了老师写的这个病例——牛型布鲁菌氏病引起的肌肉感染,我问了病人有无接触牛的病史,没有,但两个月前的一年里每天都吃牛肉,一天不落,难道真是老师所写的牛型布鲁菌感染?第一次碰到种情况,既惊喜又疑惑。问了度娘发现布鲁菌产气不是很多的,那怎么会有如此大片的空气?难道是文章中提到过的产气荚膜杆菌感染?那这就是气性坏疽?有点紧张了,马上跟临床沟通。医院了,证实是气性坏疽,要截肢。啰嗦了,但真的很激动,在此再次多谢华斌老师的辛勤付出,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和诊断思路,多谢你!

图1左侧小腿前方大量气体回声,遮挡后方的结构。

图2双侧对比探查,右侧见胫前区肌层清晰,左侧被大量气体回声遮挡。、

图3低频探头双侧对比探查,右侧见胫前区肌层清晰,左侧被大量气体回声遮挡。

气性坏疽一般在创伤的基础上发生,如不及时诊治,可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20%~50%。本病的防治包括早期彻底清创,敞开伤口,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残废或死亡。气性坏疽腭病原主要是梭状芽胞杆菌,即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生孢子梭状芽胞杆菌及溶组织梭状芽胞杆菌,其中以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较为常见,通常数种细菌混合感染更为常见。

尽早的诊断,可以为挽救患者的肢体和生命提供更多的机会。

阿娣

xiexie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lcbx/1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