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长途旅游,请防范隐形杀手静脉栓塞

医院收治一位呼吸困难气促胸痛患者,诊断为肺栓塞。患者入院前一天还在打羽毛球比赛,一周前刚从欧洲旅游回来。

什么原因引起肺栓塞呢?

分析肺栓塞原因是长途飞机,久坐不起、双腿被迫弯曲,引起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双脚逐渐变得水肿,血液流速会变缓慢、淤积、凝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打羽毛球比赛剧烈运动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栓子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流循环在肺动脉及分支堵塞,导致肺栓塞。

国庆节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踏上旅途,不远万里、长时间的火车和飞机,或回到心念已久的故乡,或为远方的诗和歌而出游。长途旅行,长期久坐都可能引起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可导致肺栓塞。今天我们聊聊久坐不动的隐形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静脉血栓栓塞症主要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多见。涉及的机制包括不动导致的静脉血流淤滞以及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或活化。乘坐飞机或地面交通工具长途旅行,都会轻度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人而异。研究发现与非旅行者相比,旅行者的VTE汇总风险为2.8。不管采用任何旅行方式,每旅行2小时,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升高18%,而每飞行2小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升高26%。

一、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

血管就像自来水管道,如果管道里有异常的东西堵塞,那么管道远方没有水流或者水流不能顺利回流。血栓就像异物阻塞血流在血管内的流动。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机制通常称作三要素

1、血流改变(即,血流淤滞):下肢长时间不活动、长期卧床、久坐、久蹲、下肢静脉曲张严重者等情况;

2、血管内皮损伤:手术、创伤、脉管炎等;

3、血液成分改变(遗传性或获得性高凝状态):遗传性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为因子Ⅴ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共占50%-60%的病例,其余大部分病例为蛋白S、蛋白C和抗凝血酶(以前称为抗凝血酶Ⅲ)缺陷;获得性高凝状态常见原因为创伤、怀孕、肿瘤、脱水、药物(避孕药、雌激素)等。

二、静脉血栓有哪些危害?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静脉血液在血管内不正常凝集形成血栓的一种疾病,全身各处静脉都可发生,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多见。

(1)如果下肢形成了血栓,血栓会随着血液流动,栓子堵在肺动脉的某些主干或分支,造成肺血流不足引发全身循环障碍甚至猝死等一系列后果。来自下肢深静脉系统的血栓,是最常见的肺动脉栓塞栓子的来源,也是引发一系列“猝死”的“元凶”。

(2)静脉血栓若得不到及时规范治疗,长时间血栓占据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瘀滞,会出现下肢的反复肿胀、瘙痒、浅静脉曲张、皮肤颜色加深、破溃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话,晚期发生静脉性坏疽,重者可引起截肢。

三、如何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

先对血栓风险进行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Padua评分≥4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患者。

表1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Padua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

评分

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先前有局部或远端转移和(或)6个月内接受过化疗和放疗

3

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

3

制动,患者身体原因或遵医嘱需卧床休息至少3天

3

有血栓形成倾向,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或S缺乏,LeidenV因子、凝血酶原GA突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3

近期(≤1个月)创伤或外科手术

2

年龄≥70岁

1

心脏和(或)呼吸衰竭

1

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性脑卒中

1

急性感染和(或)风湿性疾病

1

肥胖(体重指数≥30kg/m2)

1

正在进行激素治疗

1

注:≥4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患者

低风险患者—对于无明显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患者,不需要进行药物血栓预防,多活动、采用或不采用机械性血栓预防方法。长途旅行针对性的预防方法:避免静止不动,多活动双腿,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多喝水,以防脱水造成血液粘滞度升高。

图为推荐在飞行期间的一些肢体运动。

高等风险的患者—建议对Padua评分≥4分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一种机械预防和(或)一种药物预防措施,预防一般需6-14天。推荐使用药物血栓预防而非机械方法或不预防,首选抗凝药通常为低分子肝素。

(1)机械预防

包括加压弹力袜(GCS)、间歇充气加压泵(IPC)和足底静脉泵(VFP),单纯机械预防不能代替药物预防。

(2)药物血栓预防

包括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如无禁忌症,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其中一种药物进行预防。

表2各种肝素的主要比较

肝素类主要适用于住院患者,一些大手术如骨科髋关节置换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程可能较长,医生一般会开立出院带药口服抗凝药物。与华法林传统口服抗凝药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具有起效快、代谢迅速、药代动力学预测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及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等特点,在预防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验证。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目前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表3各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主要比较

(3)药物预防禁忌症

注: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广东省医院梁宝方

一审专家:广东省医院吴雪婷

二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医院闫佳佳/中医院增城院区刘春霞









































白癜风资深医生
专业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zl/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