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冬季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进入冬季,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加剧,是下肢缺血的高发期。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义生提醒,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要警惕发病。一旦出现腿疼特别是伴随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吴义生主任介绍,下肢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非炎症性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轻则腿软发凉,重则脚足坏死。

“以前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多见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在发病年龄提前至40至50岁,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15%。”吴义生说,“近年来,就我院血管外科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年龄的研究分析显示,6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门诊量的60%,50岁至60岁的中年人占门诊量的35%,年龄最大的95岁,年龄最小的才30多岁。”

吴义生主任说,随着城市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高蛋白、高脂肪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动脉硬化发病率逐年增高和动脉硬化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此外,抽烟、喝酒、寒冷等因素也可诱发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特别是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出现脚趾坏疽,即糖尿病足。

五招预防下肢动脉硬化

吴义生主任介绍,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重在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特别是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应做到以下几条:

1、要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低脂、低糖、低盐。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少吃刺激性食物。

2、高脂肪、高糖类饮食会造成高胆固醇、高血脂,容易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应少进食高糖、高脂的食物,如虾蟹、肥肉等。

3、少饮酒不抽烟,可适量饮用葡萄酒。

4、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减压和自我调节,劳逸结合。

此外,建议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常规做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是否有斑块形成,以便及时发现和确诊。

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吴主任说,门诊中,很多人对腿疼不怎么重视,特别是老年人,觉得人老腿先老,是自然生理现象,以为扎扎针灸按按摩,吃点止疼药就会好的。因此,临床上也经常遇到病人足趾变黑、医院诊治,失去治疗的机会,最终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

在治疗方面,一般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包括戒烟、保暖、适当锻炼、高压氧疗、以及各种扩血管、抗凝、活血化淤药物等。外科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zl/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