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德医院血管介入科施密特教授莅临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进行手术及学术交流,指导完成多台斑块旋切、药物球囊、血栓抽吸等手术,在不放支架的情况下,为5名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期间进行了丰富的学术讲座及手术演示,来自临沂、东营等地的血管外科专家近20人前来学习交流。
集团唐明副院长对施密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施密特教授是世界顶级血管介入会议LINK(Leipziginterventionalcourse)联合主席。在血管腔内治疗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是世界上完成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最多的专家。施密特教授与海慈缘分深厚,十年前他曾来到海慈指导手术,对比十年间海慈的快速发展,施密特教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海慈开展斑块旋切及药物球囊术的技术能力已达到国际水平。施密特教授对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充满期待。
什么是斑块旋切?如果把下肢闭塞的血管比作是长了厚厚水垢的管子,斑块旋切就是一层层地并“水垢”切下来,像吸尘器一样清扫干净,让病人体内尽量不留异物。
据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李强副主任介绍,手术时仅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一个针眼,进入斑块旋切系统,将血管内增生的钙化斑块全部切掉。为了防止再次内膜增生,辅以药物球囊扩张,将药物贴到血管壁上,抑制血管再狭窄。“药物球囊扩张通俗地说,就是给血管打了层蜡,上了层漆”,李强副主任说,这两项技术结合,可以让病人少放甚至不放支架。
据了解,针对下肢血管狭窄及闭塞,目前多采取动脉内血管成形术来治疗,用很小的球囊把阻塞的血管撑开,或植入支架保证血液能够流到足部,从而达到治愈下肢缺血的效果。这种方法虽然普遍、简单,但放置支架后需要长期吃药,如果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血管还可能会阻塞,或将面临截肢的风险。斑块旋切加药物球囊扩张术有效帮助患者打消这些顾虑,最大程度地除掉体内硬化斑块,加上药物球囊扩张,有效抑制血管再狭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很大一部分下肢血管狭窄患者。
5位手术患者的年龄从60多岁到80多岁不等,多数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且下肢闭塞三年以上,出现静息痛症状,有的甚至不能行走。80多岁的陈老先生病情较重且较为复杂,脚趾出现坏死,卧床多日。据了解,医院进行过相关手术试图疏通闭塞血管,但因操作难度大,手术未能成功,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随即出现坏疽。家人听闻海慈医疗血管外科能够熟练开展此项技术,慕名前来就医。集团血管外科李强副主任医师为其顺利实施手术,施密特教授全程指导手术并与海慈血管外科团队分享临床经验,观摩专家表示获益匪浅。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主要从事血管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主治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血管外科疾病。血管外科是青岛市A类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三五重点学科。近年来,科室在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极推进斑块旋切、药物球囊、血栓抽吸等无支架技术,目前已完成相关手术余台,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就诊提示
血管外科门诊位于国医堂A座2楼外科门诊区域;病房位于11楼。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