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医院每日健康”即可 春节虽然已经过去,但这浓浓的节日气氛还没有消散。外出一年回到家乡的人们总会和家人、亲戚朋友们聚聚会、吃吃喝喝犒劳自己。但有些糖尿病老人却因为高兴忘了忌口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老人如何能和大家一起欢聚吃饭,又能避免血糖升高呢?
糖友稳定血糖主要靠饮食结构,但单一的食物,如果合理使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鸡蛋,不仅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的最好来源,而且其富含的蛋白质还可以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具体方法?
一、稳定早餐后血糖
医院专家提醒您“早餐多食用蛋白质,有助于降低早餐和午餐后血糖,一天餐后血糖较平稳”。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最好来源,所以,早餐食用一个鸡蛋或2-3个鸡蛋清,对于稳定餐后血糖有很好的作用。
二、预防夜间低血糖
夜间(1-2点)低血糖容易发生“苏木杰反应”,导致早晨空腹血糖升高,而且还易发生更多低血糖风险,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而睡前吃1-2个鸡蛋清,是避免夜间低血糖的有效办法。
三、降低精面生糖指数
面条的生糖指数是82,而用鸡蛋和面的小麦面条生糖指数则降为49。所以,我们吃面条、包饺子、做面包等,可以用鸡蛋和面,这样可以降低这餐面食的生糖指数,降低血糖升高的风险。一般1斤面和1-2个鸡蛋即可。
四、“蛋粥”生糖指数低
相对精米粥,蛋粥的生糖指数会下降。所以,平时家里做粥,可以把鸡蛋揉碎,或者蒸一个清淡少油的鸡蛋糕,然后一起和到粥里,做成“蛋粥”,这样粥的生糖指数就会相对下降。当然,即使这样,也最好保证适当杂粮比例,尽量避免喝精米粥,生糖指数较高。
目前我国拥有近1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一生中发生足溃疡,其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其中大约85%的截肢是足溃疡所致;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群体而言,预防虽然重要但是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医院周围血管学科组致力研究糖尿病足临床诊治数十年,开展“DSA高科技微创联合诊疗模式”综合全面科学系统有效地治疗老烂腿、糖尿病足坏疽取得患者一致好评。
国内著名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外科专医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血管外科主任带领长峰医疗团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刘主任以稳准精快和微创化为著称的独特手术风格,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垂危重症疑难复杂手术患者的肢体和生命。
“DSA高科技微创联合诊疗模式”优势?1、采用世界最新的高科技微创治疗术式,拥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最大限度避免截肢风险。
2、中西合璧,高科技微创结合传统医学之精髓,配以国际顶级诊疗检测设备DSA,64PETCT等高端检测设备
3、专病专治,联合治疗,有效稳定病情,降低截肢风险。
“DSA高科技微创联合诊疗模式”集全身治疗、西医高科技微创介入治疗、中医疏通巩固三位一体,是目前糖尿病足治疗的开创之举。是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联合诊疗模式。极强地修复受损神经及血管,提高机体神经感觉能力和对肢体的应激保护能力,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病情恶化,最大限度地避免截肢风险。攻克了老烂腿、糖尿病坏疽患者截肢难题,近千名老烂腿、坏疽患者免受截肢致残之苦,将我国糖尿病足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诊治推上一个新高度,受到业界广泛认可。
刘继前(主任医师、教授)
1.BTV-健康生活特邀周围血管科教授
2.医院周围血管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3.国内著名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外科专家、《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5.北京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溃疡、坏疽、脉管炎等疑难杂症。在介入手术方面擅长如:各部位动脉搭桥、支架置入和急危重症抢救等等。
国际国内首创发明的专利技术1.全微创化大隐静脉曲张----针孔高位结扎加腔内激光治疗
2.间置人工血管----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外科治疗
3.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双瓣膜管状成形术的外科治疗
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应,填补了全国中西医药院校数十项技术空白。
技术优势切口小、损伤轻、出血少、不输血、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如此诸多优点受到国际、国内同行专家和广大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
用技术创造奇迹,刘教授的真实故事年7月奇迹般从死神中抢救成功一位头颈部被砍掉二分之一的垂危大血管损伤的患者(曾在CCTV1、2、10套“极限营救”播出后社会反响巨大。颈总动静脉是大脑唯一的交通血管,一旦断裂意味着头被搬了家,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准确无误的抢救才是起死回生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医院作为医院,已创建三十余年,连续13医院协会评定为医院。严格遵守“服务优质、正规、高效、并严格按照标准收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