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大小手术后医生护士都会催促患者早些下床活动,说是要预防静脉下肢静脉血栓,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它是发生在下肢静脉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根据病变部位的血管深浅,可分为下肢血栓性浅表静脉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深肢静脉血栓形成也离不开血栓发生的三要素:静脉壁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等因素,常常是两个或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本病好发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有静脉血栓史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大手术后患者、有创伤史患者、妊娠妇女等,因手术或重病卧床、心力衰竭、腹内压增高、下肢静脉曲张或因其他原因而长时间静坐后,均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肥胖、人群长途太空旅行等也可诱发本病,所以坐了几次长途国际航班发病的也不算罕见。
血管壁粘连不紧,极易脱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应该包括深静脉血栓本身和预防肺栓塞的治疗。根据病情,患者可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有时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1~2周,可减轻疼痛,并使血栓紧粘于静脉壁的内膜上,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促使肿胀消退。
2.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3.患者开始起床后需要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腿部。
4.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口腔牙龈易出血、皮肤黏膜青紫等情况,注意自我观察,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遵医嘱注意休息,避免按摩患肢肢体,避免血栓脱落。
6.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有利于减轻患肢水肿。
7.慢性期,日常建议穿弹力袜或用绷带包扎。
8.注意保持患肢清洁,避免感染。
供稿:肿内一李耀丽
医院血管外科简介:
血管外科疾病: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动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雷诺氏症等周围血管疾病。
慢性创面:各种压疮、动静脉溃疡、糖尿病坏疽、手术后切口不愈、癌性溃疡等各种慢性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