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衣服不过快,春捂秋冻增耐寒。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脂质、钙、炎性细胞以及其他物质组成的斑块(血管内形成)而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血管内生长、突起,可以引起血管狭窄,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如果斑块发生破裂,立刻会引起血小板激活,导致血栓形成,以致完全堵塞动脉血管,导致相应组织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是“富贵病”的一种,通常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在一些青、壮年中也非少见。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累及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那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那些疾病呢?
1.主动脉粥样硬化
大部分患者无特殊症状,一些只在胸部X线检查时可发现。但其与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夹层发生有关,一旦出现破裂,死亡率极高。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可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临床上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作。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可以完全堵住血管,则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心肌梗死。
3.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大脑是控制全身的神经命令中枢,如果脑部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引起脑缺血;如果斑块破裂,大脑的血管栓塞,供应神经细胞营养的血流就会中断,引起脑细胞缺血坏死。临床上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与一过性脑缺血(TIA)、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密切相关。
4.肾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肾脏动脉狭窄,容易引起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血栓形成,可以出现肾区疼痛、少尿和发热等症状;肾脏动脉狭窄还能导致肾萎缩,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5.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上肢或下肢动脉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窄,血流减少会造成肢体缺血。有一种“间歇性跛行”症状,即行走时下肢乏力或疼痛,停下来可迅速缓解,就是典型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
如果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严重的狭窄,那么休息时也会发生疼痛,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烂或坏疽。此外,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也极为常见,其与脑缺血、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肠系膜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腹痛等症状。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时,会引起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属于全身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对于防止致命性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王肖龙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