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又是一个十分难熬的季节。
因为,冬季血糖很容易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注意养生保健。
那冬季糖友如何养生呢?有什么要注意的?下面为您讲解糖尿病护理的那些事,帮您渡过寒冷的冬天。
为什么冬季血糖容易升高?
1.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而升高血糖,尤其是骤然变冷时血糖升高更明显。
2.寒冷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而肾上腺素又能促进肝内储存的糖分释放,使得肌肉等组织对糖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导致血糖升高。
3.冬季食欲旺盛,再加上室外寒冷,减少了户外运动,均可不知不觉升高血糖。
专家提醒,天气寒冷,血管收缩,阻力大,血糖波动大,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好全方位的防范措施。
冬季如何测血糖
一般在采血的时候,要注意手很凉不要采血。用一些方法,活动一下,用热水洗手或者用热毛巾先敷一下,让手暖和后,至少温度应该跟自己腋窝的温度差不多了,再采血测血糖。
如果手或手指尖很凉的话,测的血糖是不准的,甚至偏低,因此要从温暖的手指采血。大家在采血的时候要注意消毒。有的时候手抹了其他护肤油,或者手拿了吃的东西没有洗干净都,可能会影响测评的结果。
冬季糖尿病护理
天寒地冻,人们的食欲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糖尿病人必须牢记,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人们食欲大增,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饮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糖尿病人还要养成冬季多喝汤的习惯,鸡汤、排骨汤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溶性高,易于吸收,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
寒冷对糖尿病患者会有不少影响,应注意防范。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
如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
天气变冷,人们喜欢吃火锅,如涮羊肉、炖肉汤等。但火锅久煮,食物含高嘌呤类物质增多,容易使糖尿病人出现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人应该少吃为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制订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类食物,忌食糖及甜糕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肉类等,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冬季多节日,人们习惯聚在一起吃饭饮酒。喜欢饮酒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喝少量的酒,如每日喝~毫升红葡萄酒,但不要喝烈性酒。由于空腹饮酒可导致服用促泌剂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所以饮酒时应同时进食。
感冒是加重糖尿病病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病号,一次看似不严重的感冒很可能让病情急转直下。可通过4个方法防感冒:①、平时练习深呼吸,促进全肺运动;②、坚持全身运动,增强体质;③、天冷出门前戴好口罩、帽子,避免呼吸道受到突然刺激;④、居室注意通风,但不宜将室温降得过低。
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皮肤瘙痒。冬季气温低且干燥,是皮肤瘙痒症的好发季节,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瘙痒。建议洗澡水的温度不能过高,控制在40℃左右,洗澡时间不要过长,尽量用弱碱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等,浴后全身立即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医院里配无香的止痒润肤膏剂。
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而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的损伤在冬天易引发冻疮。如果您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睡觉时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取暖。您最好选购几双宽松舒适的袜子,睡觉时可以穿上用于脚部保暖。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冬季气候寒冷,很多人运动量也相应减少。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或者是在10点以后或温暖的午后进行室外运动,最好不要进行晨练。
丨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