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0岁,患有2型糖尿病20多年,平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1个月前不慎磨破右脚,后出现破溃,小脚趾逐渐变黑坏疽。医院内分泌科救治。
入院时右脚是这样的:
足片检查发现右足小脚趾骨畸形。
因为脚趾已经坏疽,肌腱显露,我院负责慢创换药的骨二科尤护士长进行了清创治疗,去除坏死的组织及趾骨。
然而清创治疗后患者糖尿病足创面并没有明显好转。
血管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右侧股浅动脉下段、腘动脉多发狭窄。(以后的文章中会将详细介绍下肢血管的解剖)
CT血管造影(CTA)提示右侧股浅动脉远端闭塞。
右侧踝肱比(ABI)为0.48(什么是踝肱比咱们以后再聊),提示下肢缺血(血管不通)。因为血管堵了,于是接下来转科至我们心脏血管外科开通血管。
血管造影一看就知道,血管堵了。堵了怎么办?通呗。那是我们血管外科的绝活:导管导丝通过堵的地方,球囊扩张,最后药物涂层球囊贴一下,就OK了。(说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是个技术活)
这下血管看起来是不是正常了?
术后复查右侧踝肱比(ABI)为0.64,比之前好多了。
血管通了,接下来我们就该处理脚上的伤口了。
坏死和感染顺着组织间隙向脚底内侧扩散。
那就要去手术室进行较为彻底的清创,意味着需要将坏死感染的软组织和趾骨彻底去除“去腐”,以为接下来的“生肌”做好准备。
为了促进伤口更快愈合,我们在伤口上安装了负压吸引装置(VSD)。
VSD可以持续将渗出的液体吸走,避免创面因为渗液浸泡而难以愈合,同时借助负压将创面向内收拢。
经过这些处理,我们相信患者创面会很快愈合。
总结:这例糖尿病足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闭塞,在没有血管开通的前提下如果进行伤口清创,有可能越清越大,伤口怎么也不长。原因就在于血管不通,氧气、生长因子,营养物质都非常匮乏。只有通过介入(就是用导丝,球囊等方法扩开堵塞的血管,是目前血管开通的首选方法)或者手术(主要指下肢血管搭桥手术,过去是主要方法,目前已经退居次要位置)方法开通血管后,再进行清创手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一点,这个糖病人脚的趾骨畸形,穿鞋不当非常容易造成皮肤的破溃,继而引起感染扩散,形成糖尿病足。因此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这类病人应该定期到有糖尿病足中心的医疗机构定期做足的检查及治疗,避免发展成为糖尿病足。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联合内分泌科、慢性伤口护理门诊、外科门诊于年3月22日成立了糖尿病足中心,医院也成为北京市少数几家拥医院。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在血管介入和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上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各种糖尿病足和糖尿病高危足患者提供专业、精准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感谢骨二科尤欣护士长提供的宝贵照片。
医院董博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