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简介:唐弘
通化市名医,唐氏中医第四代传人,幼年师从其父,祖传左手把脉,通晓《脉经》脉理精微,结合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于自身多年临床经验练就成“左手脉”这一传奇,病人之瘥,脉而知愈。后拜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后导师郭维琴教授为师,现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精神抑郁症)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吉林省分会理事,吉林中医药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血栓病专业委员,先后发表国家级论文30余篇。
唐弘通晓中医经典,谙熟方药,临证善于辨证施治,擅长治疗抑郁症、肿瘤、心脑血管病、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中医特长治疗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妇科痛经等各种疑难杂症。
每周一、三、五
上午坐诊,限时2小时。
预约咨询电话
长期站立,谨防“炸筋腿”。小腿有青筋,即我们所说的下肢静脉曲张,一般是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体力劳动较重的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售货员、教师等人群。
那这些“炸筋”“蚯蚓”会带来什么后果,又可以进行怎样的调理呢?今天,小编请教了中医和血管专家后,带你来了解“炸筋”一族到底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下肢青筋——腿部有静脉曲张腿部有静脉曲张,开始时往往没有任何疼痛症状出现,但若可以见到青筋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若持续发展下去,一个是影响美观,另外是会导致身体不适。常见不适表现为疼痛,严重者会出现下肢肿胀、溃疡、出血等症状。调理方法1.如果在治疗时只是轻度的疼痛,可以适当地使用红花、艾叶泡脚,缓解疼痛症状。2.若出现严重的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另外采用血府逐淤汤、桃红四物汤等中药方剂都可以很好地活血化淤止痛,需遵医嘱。血府逐淤汤:桃仁12克,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克,川芎、桔梗各4.5克,赤芍、枳壳、甘草各6克,柴胡3克组成,煮水喝即可。桃红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各15克组成。在所有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煮即可。人们一谈到脉管炎就会想到足趾溃烂、坏疽及肢体残废,真可谓脉管炎“猛于虎也”。因此,一些游医及某些以医院不管患者下肢是何种血管病,一律称做“脉管炎”,甚至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称为“脉管炎”。其实二者绝非一种病。
脉管炎在医学上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主要病变是动脉壁全层非化脓性炎性反应伴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和管腔闭塞,常侵犯膝关节以下的动脉,其特征为节段性和广泛性的管腔闭塞,造成下肢的血液循环障碍。脉管炎有四个“90%以上”,即全球范围内患者中东方人(亚洲人)占90%以上,发病年龄在25~35岁者占90%以上,长期大量吸烟者占90%以上,男性患者占90%以上。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绝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由于动脉硬化斑块不断扩大引起管腔狭窄直至闭塞的,当然,二者最后的结果都是导致肢体缺血、坏疽。概括起来,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脉管炎的主要区别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年龄为>45岁,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病变部位以大中动脉为主,其他部位动脉硬化常见于心、脑、肾等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年龄为<45岁,男性青壮年多见,常不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病变部位大多在中小动脉(膝下多见),其他部位无动脉硬化。
两种疾病最重要的鉴别是影像学诊断(螺旋CT或血管造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下腹和大腿动脉不规则狭窄、闭塞及扭曲,可有扩张性改变,常可见到血管壁有钙化斑块。而脉管炎患者膝以上大中动脉血管良好,膝下小腿动脉呈节段性狭窄、闭塞。病变两端血管壁可光滑、正常,偶可累及股动脉下端。
脉管炎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2、性激素和前列腺激素失调;
3、吸烟、寒冷潮湿环境、感染和外伤刺激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吸烟。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而使脉管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药物为主,而手术与否取决于血管条件。
编辑声明
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来源于网络,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邮箱
qq.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那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