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的没错,人老腿先老,不少人会觉得,人上了那个年纪腿脚会变得不灵活,这属于正常现象!现在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叫——腿梗!
有听说过脑梗、心梗,可很少听闻腿也有梗塞的。
下肢血管也会阻塞,从而引起下肢动脉缺血,严重时发生肢体坏死,这就叫做"腿梗"。
“腿梗”的专业说法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跟脑梗、心梗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血管不通,堵塞造成的症状体征。
其实腿梗发病率、危害程度,都不亚于“心梗”和“脑梗”。心梗和脑梗如果救治不及时,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要命;而腿梗处理不及时是“要腿",再放任不管就会"要命"。
“腿梗”四个不同阶段
1.无明显症状期:
感觉腿脚出现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
2、间歇性跛行期:
行走一段路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力,被迫停停止活动或行走,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
3.静息痛期:
静息痛是肢体在静止状态下的疼痛,是血管性病变的中期表现,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疼痛,称为静息痛。疼痛持续存在,经休息不能缓解,夜间可更加明显。这个阶段必须赶紧积极治疗,否则就会进入坏疽期。
4.坏疽期:
如果发展到最后,脚板儿出现发绀(就是有紫色瘀斑)、溃疡、坏疽了,这个时候就要截肢、截趾了。
因此,“腿梗”也不能忽视!!
下肢血管堵,容易伪装成2种病:
一、老寒腿
“老寒腿”在医学上叫做“膝骨性关节炎”。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着和老寒腿相似的症状表现。
二、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也会出现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等症状。但一般从症状上来说,一走路就疼痛可能是腰椎病,走一段路才开始疼痛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
腿梗的正确预防
1、踮脚尖,减缓下肢血管堵塞将脚跟离地抬起,用脚尖来支撑身体,保持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再将脚跟抬起,重复进行。2、饮食应以清淡、素食为主
减少盐的摄入,少食油腻、糖、热量很高的食品,平时多饮水。
3、戒烟酒
这是防止动脉硬化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4、控制血压,高血压对血管损伤很大,持续10年的高血压会引起很多并发症。
5、坚持锻炼,制定相应的步行计划,即使工作忙也应该每周两次的运动。
6、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应该检查下肢血管情况,因为以上疾病大多是都是伴随而来的。7、细心照料自己的双脚,注意保暖,避免外伤及感染。
一旦出现腿疼,特别是伴随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治疗。
因为热爱,所以无私!
动一动手留下你的赞
每一个转发都会让我惊喜不已,
记得这是一个用心爱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