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
A、水样变性
B、脂肪变性
C、粘液变性
D、玻璃变性
E、坏死
2、气球样变性的细胞最常见于()
A、心
B、肝
C、脾
D、肾
E、脑
3、萎缩细胞在电镜下.最显著特点是()
A、肌丝增多
B、线粒体增多
C、滑面内质网增多
D、自噬泡增多
E、粗面内质网增多
4、肉芽组织主要由下列哪项组成()
A、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B、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C、炎性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D、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E、新生毛细血管和巨噬细胞
5、湿性坏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常见于肺、肠和子宫等内脏器官
B、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C、由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正常引起
D、坏死组织内有大量腐败菌繁殖
E、全身中毒症状重
6、细胞坏死镜下主要形态表现是()
A、核浓缩,核膜破裂,胞质浓缩
B、核溶解,胞质浓缩,核膜破裂
C、核破裂,胞质浓缩,胞核破裂
D、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E、核碎裂,胞质浓缩,核膜破裂
7、哪种疾病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
A、肾小球肾炎
B、动脉粥样硬化
C、原发性高血压
D、酒精性肝炎
E、急性支气管炎
8、Russell小体的本质是()
A、肝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B、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C、锥体细胞内嗜酸小体
D、浆细胞内免疫球蛋白体形成小体
E、肝细胞凋亡小体
9、下列病变哪一项是正确的()
A、慢性肝淤血晚期,脂肪变性主要位于肝小叶周围
B、磷中毒时肝脂肪变性主要位于小叶中心
C、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心肌脂肪变性.乳头肌常呈红黄相间
D、贫血时心肌脂肪变呈弥漫分布
E、脂性肾病时,远曲小管上皮脂肪变最明显
10、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脾脏
E、肾脏
答案及解析1、B
虎斑心:为心肌脂肪变性的一种情况,常发生在严重贫血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
2、B
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degeneration):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成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称为气球增变性。电镜下,可见内质网扩张、囊泡变、核蛋白颗粒脱失,线粒肿胀、嵴消失等。可见于病毒性肝炎!
3、D
萎缩的形态表现萎缩细胞胞浆内的细胞器大量退化,因而线粒体和内质网减少,但溶酶体增多,吞噬自身物质形成许多自噬泡。
被吞噬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先要被内质网的膜包裹起来形成自噬泡
4、A
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薄璧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中常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数量不等的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可见,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两部分: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也就是A答案。巨噬细胞不是主要的,所以B不对。
5、C
坏疽可分为三种类型:
1。干性坏疽:多见于四肢末端,原因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由于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使坏死组织水分少,加之空气蒸发,使病变组织干燥,细菌不易繁殖,病变发展慢。
2。湿性坏疽: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肠、子宫、肺等)。因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又受阻,坏死组织水分多,适合腐败菌生长,局部肿胀,呈污黑色。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引起恶臭。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
3。气性坏疽:湿性坏疽基础上,因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细胞分解坏死组织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因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病变发展迅速,中毒症状严重会引起死亡。
6、D
本题目选D.细胞膜、质早已经变化,镜下难显现
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如热、辐射)和生物因素(如病原体)等环境因素的伤害,引起细胞死亡的现象。坏死细胞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由下列2种病理过程引起的,即酶性消化和蛋白变性。参与此过程的酶,如来源于死亡细胞本身的溶酶体,则称为细胞自溶;若来源于浸润坏死组织内白细胞溶酶体,则为异溶。
细胞坏死初期,胞质内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崩解,结构脂滴游离、空泡化,蛋白质颗粒增多,核发生固缩或断裂。随着胞质内蛋白变性、凝固或碎裂,以及嗜碱性核蛋白的降解,细胞质呈现强嗜酸性,故坏死组织或细胞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胞质呈均一的深伊红色,原有的微细结构消失。在含水量高的细胞,可因胞质内水泡不断增大,并发生溶解,导致细胞结构完全消失,最后细胞膜和细胞器破裂,DNA降解,细胞内容物流出,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7、E
急性支气管炎的病理表现如下: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细胞损伤、脱落;粘液腺体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加。合并细菌感染时,分泌物呈粘液脓性。炎症消退后,气道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8、D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它是浆细胞中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小体。如胞浆内充满此小体,核常被挤到一傍,称为葡萄细胞(grapecell)或称mott细胞(桑椹状细胞)。Russell小体在染色中有时会溶解,以致染成淡黄色或形成空泡,成为泡沫样细胞,须与脂肪细胞区别。
9、A
磷中毒时,肝细胞脂肪变性则主要发生于小叶周边区,这可能是由于此区肝细胞对磷中毒更为敏感的缘故。
白喉杆菌一般停留于局部病灶,不进入血行,偶可到达局部淋巴结。早期心肌呈水肿、浊肿及脂肪变性,继而有多发性、灶性坏死、细胞浸润及肌纤维断裂。
严重贫血可使心、肝、肾细胞的脂肪变性,在肝脏以小叶中央为主。长期、中等程度缺氧引起灶性心肌脂肪变性。弥漫性心肌脂肪变性可见于中毒和严重缺氧,如白候型中毒性心肌炎。
肾脏脂肪变性时,脂滴主要沉积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基底部,严重者远曲小管也可受累。
10、C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枢纽,脂肪代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引起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其原因为:脂蛋白合成障碍、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脂肪酸的氧化或酯脂障碍。肝脏肿大,质地较软,色泽淡黄,切面结构模糊,镜下可见在变性的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如果肝脏的脂肪变性伴有慢性肝淤血时,则肝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类似中药槟榔切面的色彩,故称之为“槟榔肝”。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每日一练1、男,28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查体:肝肋下2cm,脾肋下4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g/L,白细胞×/L,血小板×/L。本例最可能诊断为()
A、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2、女,30岁。月经量多已2年,近3个月来感乏力、头晕、心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6.0×/L,血小板×/L,骨髓象:粒红比值为1∶1,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45%,体积小,胞浆偏蓝。治疗首选()
A、肌注维生素B12
B、口服铁剂
C、输血
D、脾切除
E、口服叶酸
3、男,40岁。发热伴鼻出血1周。查体:牙龈肿胀,肝脾轻度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6.0×/L,血小板15×/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过氧化酶染色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应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4、有助于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过氧化酶强阳性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偏低
C、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D、细胞内铁染色强阳性
E、糖原染色阳性,呈块状或颗粒状
5、有助于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过氧化酶强阳性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偏低
C、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D、细胞内铁染色强阳性
E、糖原染色阳性,呈块状或颗粒状
6、有助于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过氧化酶强阳性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偏低
C、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D、细胞内铁染色强阳性
E、糖原染色阳性,呈块状或颗粒状
7、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
A、甲氨蝶呤
B、阿霉素
C、DA方案
D、环磷酰胺
E、VP方案
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
A、甲氨蝶呤
B、阿霉素
C、DA方案
D、环磷酰胺
E、VP方案
9、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A、骨髓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C、Ph染色体阳性
D、糖原染色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10、类白血病样反应()
A、骨髓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C、Ph染色体阳性
D、糖原染色阳性
E、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
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特点:脾大,白细胞明显增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血小板正常略偏高,故应首先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而多数采用了B选项,是因为忽略或没有了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即往往有发热、贫血、出血及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的临床特点。
2、参考答案:B
该青年女性患者月经量多引起贫血,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偏蓝,均支持缺铁性贫血,由于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所以治疗应首选口服铁剂。其他治疗均不适宜,其中肌注维生素B12和口服叶酸是用于治疗巨幼细胞贫血;脾切除是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该青年女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大于60g/L,所以不需要输血治疗。
3、参考答案:E
该中年男性患者典型表现是贫血、发热、出血和白血病浸润(牙龈肿胀、肝脾轻度大)表现,结合骨髓中原始细胞30%,诊断急性白血病肯定,牙龈肿胀和骨髓原始细胞的组化染色结果支持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牙龈肿胀一般仅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体原始细胞的组化染色结果对鉴别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很有帮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过氧化酶染色一般为阴性,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氧化酶染色常为阳性和强阳性,非特异性酯酶可以阳性,但阳性反应不能被氟化钠抑制。
4、参考答案:A
过氧化酶强阳性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参考答案: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6、参考答案: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糖原染色阳性,呈块状或颗粒状。
7、参考答案:C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个脏器,抑制正常造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所谓标准方案为DA方案。
8、参考答案: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用VP方案。
9、参考答案: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Ph染色体阳性。
10、参考答案:B
类白血病样反应粒细胞胞浆内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反应强阳性,Ph染色体阴性。
飞老师语录
未来的医师
如果你觉得这个每日一练对你有帮助
请给飞老师点个赞
在留言区打1
祝未来的医师考试顺利过关!
有问题
随时问飞老师
相关文章-临床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
-中医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口腔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中西医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执业中药师学霸笔记-专业知识重点归纳(一)--!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学霸笔记-!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