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天后,不少糖友食欲变的大增,摄入的糖分也不知不觉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血糖变得很不稳定。加上天气逐渐干燥,早晚温差大,人体调节机制发生了改变,导致了这段时期出现糖尿病皮肤病、眼病、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人数逐渐增加!
据统计,秋冬季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住院的人数是其他季节的二到三倍,其中以糖尿病皮肤病、眼病、心脑血管病为主要住院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秋天重点预防这三类并发症。
那么,这些并发症
为什么会在秋季频发呢?
糖尿病皮肤病
立秋后空气干燥,糖尿病人自身抵抗力差,皮肤比一般人更容易干燥,容易患多种皮肤病。另外,不少糖友食欲大增,血糖有所回升,加大了病菌入侵、导致感染的机会。
糖尿病合并眼病
秋后人容易阴虚燥热,一旦上火,则容易眼干、发痛。气候变化使糖友们血糖波动较大,易导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病,糖友们要注意眼部休息,并多补充水分。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
立秋后糖友最容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由于早晚温差大,加剧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一收一舒之间,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弱,而秋季气温变化往往较大,这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糖友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防治并发症的出现。
五种方法全面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除控制好血糖外,还要控制好体重、运动量、生活方式等,以预防或延缓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长期接触形成,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应测定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输
对于那些年龄大、病程长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可适当放宽,建议在7.0%~7.5%。
血糖持续稳定
孕妇和裸奔的糖尿病友血糖控制的要求要更加严格一些,而老年患者或者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则要控制的宽松一些。
适当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的体育活动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在运动项目选择上,最好选择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投入,且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做操、慢跑、太极拳等。在运动强度上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宜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中等强度运动。
输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锻炼时间上要有讲究,不要在清晨气候较凉的时候出去,此时身体一下子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血管痉挛。
限制烟酒
香烟中的烟碱可以强烈收缩血管,对糖尿病患者的眼、肾和下肢血管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一定要杜绝吸烟。饮酒会让血糖难以控制,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空腹。
保持体重正常
对大腹便便的患者,减肥是个很重要的任务。2型糖尿病中有大约一半肥胖人群。体重指数要控制在24以内,腰围男性控制在90厘米以内,女性控制在85厘米之内。
此外,除了了解防治糖尿病的方法,在日常管理上,也要坚持做到这三点:
重视血糖监测。每天需要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血糖三个指标,尤其是餐后血糖可以对糖友的饮食配比和进食方式起到指导作用。
饮食宜粗淡。糖尿病人的饮食宜粗不宜精、宜淡不宜咸。秋季糖友宜多补充一些豆类和新鲜蔬菜,玉米须、山药、莲子等不仅有秋季养生的功效,对降糖也有一定帮助。
多喝药茶。秋季天气干燥,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可添加一些有益改善病症的中药成分,比如,桔梗、葛根、芦根可改善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菟丝子可改善糖尿病引发的眼部疾病。
像糖友们常饮用的古方参芪茶,就是由人参、黄芪、绿茶配伍而成。加上芦根、葛根、绿茶的配伍调理,再佐以玉竹、菟丝子、天花粉、地骨皮等中药配方,对于糖尿病降糖、稳糖以及并发症的改善都有显著效果。
秋天虽然天气凉爽了,但是对血糖的管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差,早晨出去晨练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以免引起并发症的出现。
如果您在血糖管理方面还有其他的困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