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享过什么福,老了老了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他们每天与胰岛素为伴,他们必须时不时的喝水,他们吃什么不是自己做主,他们的手指和肚皮都千疮百孔,他们的身体反复感染,一个小小的血泡都有可能导致致命的危险,他们是糖友——糖尿病患者。今天,跟医姐一起走近这群可爱的糖友。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是血液中的糖含量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导致的。因为糖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机体暂时用不到的糖并不会随着尿液排出,而是会被身体储存起来。当糖随着血液到达肾脏,首先被过滤出来进入原尿,随后肾小管会将原尿中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一过程叫做葡萄糖的重吸收。正常情况下,所有糖分都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样尿中就不会有糖。但是糖尿病人每分钟流经肾小管的糖分过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那些无法被重吸收的糖就会随着尿液排出,形成糖尿,进而成病。
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吗?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尿中含糖,并不是因为糖吃的过多,而是因为机体无法利用摄入的糖。正常人吃糖之后,机体很快会将糖分用来供能或者储存起来,血糖浓度迅速降到肾糖阈以下。而糖尿病人吃糖之后,机体既无法利用糖,也不能把糖存储起来,而是任其随着血液来到肾脏。这时,血液中的糖比正常人的含量大得多,很容易就超过了肾糖阈,造成糖尿。
糖尿病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机体无法有效利用糖分导致的。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利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就是胰岛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胰岛素出了问题。
胰岛素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分泌不足,一种是作用不足。由于血糖过高,血液渗透压增加,导致患者口渴,多饮;而高糖的尿液,又导致了患者发生了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糖分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得不到供能物质,就会时常感到饥饿,饭量变大,而同样由于能量不足,人会慢慢消瘦,这就是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的原因。
为什么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如果糖尿病只是引起口渴、消瘦、乏力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是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影响视力。而肢体末梢的微血管病变,则有可能导致四肢发麻、感觉无灵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感觉减退,被热水袋烫伤都不知道。累积到颅内血管、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大动脉病变,轻则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重则可能导致下肢坏疽、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对生命形成威胁。
此外,体液、血液高糖高渗还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等问题。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往往是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那么,胰岛素是最后的选择吗?胰岛素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分泌不足,一种是作用不足。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被称为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周围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即使分泌,也无法起到作用。许多患者很抵触使用胰岛素,认为用上胰岛素就代表病入膏肓了,或者认为胰岛素是最后的无药可用的措施,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患者本身胰岛素水平非常低,确诊之后就需要立即用胰岛素控制(一般可能使用超长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模拟生理性的分泌)。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首先是使用药物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是增加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或者对药物不耐受(药物造成了肝肾损害、过敏等),就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了。
来自寻医问药网的关爱:亲爱的糖友们,首先,我们想让您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也许,上帝只是想让您的身体少吃一点糖,多感受一些关爱。寻医问药网网出品的康宝贝蓝牙WL-1型智能血糖仪,这是最懂服务的智能便携式血糖仪。
——它,
拥有智能的APP血糖管理
血糖专家根据云端数据,实时监督用户测量情况,分析血糖异常原因,提供专业控糖指导
拥有LCD清晰大屏显示
屏幕大、字体清晰,再也不用担心老花眼的妈妈看不清自己的血糖了
可以微量采血,几乎无痛感
用血量小于0.6微升,避免多量采血导致手指千疮百孔
无需等待,迅速出结果
10秒之内,测量结果便可显现
小巧易携带,随时移动测量
体积小巧,保证随时随地可以测血糖
一键自动退条,操作更方便
无需手动摘取试纸,避免血液污染
可以让您丢掉纸笔,贴心记忆
随时记录您的测量结果,减轻记忆负担
可以远程监控,异地也可以关爱父母健康
APP关联家人账号,家人健康,异地也可掌控
可以圈圈互动,糖友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