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年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糖尿病前期)占比已超过50%。但因许多老年糖友“怕药不怕病”的心理作祟,使其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耽误了治疗。
误区一:有“三多一少”才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是很多人衡量其是否患糖尿病的重要标准。实际上,老年糖尿病多起病隐匿.症状轻微.缺乏典型的“三多~少”症状,很多病人无口渴、多饮,仅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乏力、口干.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些人有轻微的症状.也常常自以为是老年虚弱的表现而未予注意.最终往往由医院就诊时.才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有的因视力障碍就诊于眼科:有的因浮肿、蛋白尿就诊于肾病科:有的因下肢坏疽或伤口久不愈合就诊于外科等等.经过检查才发现病根原来在糖尿病。因此,当老年人出现视力下降、手脚麻木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炎的表现症状.医院就诊.及早治疗。
误区二:空腹血糖正常就高枕无忧大部分老人体检时.通常只检测空腹血糖。看到空腹血糖指标正常.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只看空腹血糖指标.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的漏诊.须结合餐后血糖指标来诊断。据有关数据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超过80%。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很难达标.而糖化血红蛋白不能达标.是导致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误区三:胰岛素打多了会上瘾老年人容易相信道听途说.当听说“打胰岛素会上瘾”时.他们就不敢吃药,更不愿注射胰岛素。此时的老年患者反而更轻信广告.一听说能“根治”、“不反弹”、“不必控制饮食”等宣传时.就去买一些所谓的“降糖保健品”.结果钱花了不少.血糖却没有下降.反而耽误了早期治疗的良机。其实对于老年人而言.治疗后“不反弹”根本不可能.这与其年龄增长,胰腺6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降低有关。但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必害怕.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其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远远不够身体利用.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是维持身体血糖正常的需要。并不是胰岛素上瘾。误区四:不含糖就能随便吃标注为无糖的糖尿病食品(如面包、饼干等)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摄入总量仍然需要控制。白颠风是怎么引起的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