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之后又一严重危及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系列疾病。好多人对周围血管疾病都比较陌生,认为这类疾病是少见病。事实恰恰相反,周围血管病遍布全身,从头至足无处不到。所以要警惕周围血管病的早期信号,提前预防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它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我们来看一下:
疼痛:
周围血管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又有不同的表现。
大动脉炎、颈动脉硬化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胸腹主动脉瘤则以胸痛腹痛为主要症状。临床最多见的是肢体疼痛。每个人几乎都有肢体疼痛的体验,许多情况下并没有严重后果,但也有不少肢体疼痛是由于血管疾病所引起,最终因此丧失肢体甚至生命。所以对肢体疼痛要想到周围血管疾病的可能。这类疼痛常伴有肿胀、麻木、发凉、皮肤颜色苍白或紫暗,后期发黑坏死。常见的疾病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肢体动脉栓塞等。
肿胀:
肿胀是静脉疾病的主要表现,且多局限于某一部位。上腔静脉综合征肿胀局限于头面部及上肢。布加氏综合征可出现腹水、肝脾肿大及腹壁静脉曲张,易被误诊为肝硬化。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并发症是血栓脱落可致肺动脉栓塞而猝死。
静脉曲张:
早期见下肢的浅静脉曲张显露,后期则出现皮肤发黑,肢体肿胀,发痒,最后发生溃疡,形成“老烂腿”,长期不愈。
坏疽和溃疡:
凡肢体久不愈合的溃疡和坏疽多与血管疾病有关。
血压变化:
血管疾病可引起局限性的血压变化,如大动脉炎可引起半身高血压、半身低血压,甚至脉搏、血压测不到。肾动脉狭窄可引起持续性的高血压。原则上对中、青年的高血压一定要认真检查以确认有无血管疾病。
通过周围血管疾病的症状表现,我们更要做好相对预防。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预防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呢?1、简单的下蹲运动不但能锻炼肌肉,对关节也很有好处,可以有效预防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别看下蹲动作很简单,做起来却有一定的讲究,否则会物极必反。
2、坚持每天快速步行4次,每次15分钟,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因为在快速步行时,腓肠肌的运动加大,活动不断,静脉血管就象抽水泵,一样将积存在处于曲张状态的,静脉中的血液往心脏方面提供。同时,由于局部微循环的加快,使曲张静脉的新陈代谢也加快,静脉也能较快恢复正常。
3、睡前可做一些有助于血液循环的活动。如将下肢举起,脚掌与身体保持平行,然后让腿脚轻轻地抖动。睡觉时最好采取左侧卧位,因为躺左侧可以避免,压迫到腹部下腔静脉,减少双腿静脉的压力,建议可以利用一个枕头靠着,将曲张的下肢,抬高30―40度角。
4、负重或是长期站立工作者,可用弹性绷带绑腿,绑腿时先将腿脚垫高,用弹性绷带将小腿绑扎,能防止下肢静脉淤血扩张。绑扎时,应从踝部向上绑扎,并尽量扎得稍紧一些。有条件的可以穿着静脉曲张专用,保健弹力袜。常进行腿部按摩,两手分别放在小腿两侧,由踝部向膝关节,揉搓小腿肌肉,帮助静脉血回流。
5、适当保暖:在温暖的环境中血管会扩张,皮肤色泽变得红润;反之皮肤便显得苍白。因此,在寒冷季节和在有空调的房间中适当保暖。寒冷将使血管收缩,血流量更加减少,症状会越来越重。
6、防止创伤:创伤不仅加重血管损伤和痉挛,而且使已处于缺血状态的肢体抗感染力下降,造成伤口不易愈合。即使是通常不予重视的霉菌感染,如足癣等,也会对患肢造成威胁,因此,一旦发生外伤或足部霉菌感染应及时治疗。
以上是对周围血管疾病预防的最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能有所认识,及时做好周围血管疾病的预防。
每日必读
血管科学养生之
手指血管的放松
1、指根相合:动脉走行于手指两侧,因此挤压手指两侧的按摩手法可以促进血流,而使手变暖。
两手的指根紧紧交叉,一只手的手指挤压并拧另一只手的手指,被挤压的手努力往外拔伸。再换另外一只手,也重复同样的动作。
温馨提示:医院对于治疗周围血管疾病采用“溶栓通脉疗法”,如想了解更多该疗法的应用,请拨打健康-,或者直接进行“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不用开又便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