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科普修脚变为截肢别小看糖尿病足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6223398.html

对很多人来说,修脚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长春一位70岁的杨大爷却因此遭了罪。他在家洗澡时剪了一下脚上的老茧,谁知一段时间后,右小脚趾逐渐变黑、流脓伴有恶臭,且久治不愈。医生建议,为了保命,必须要进行截趾手术!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杨大爷是一位“老糖友”!平常对血糖控制并不重视,日常也是烟酒不离手,而他这次患的正是糖尿病足!而在日常生活中像杨大爷这样因缺乏糖尿病足相关防治知识而罹患糖尿病足的患者还有很多,因此普及糖尿病足相关科普知识迫在眉睫。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致残、致死的的并发症之一,早期常伴有下肢腿脚疼痛、发麻、发凉、皮肤发白、脱皮等症状,伴随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还会出现溃疡及感染。由于伴有下肢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变得异常脆弱,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伤口出现也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发现已经很严重了,而且糖尿病患者伤口本身就很难愈合,再加上血液供应障碍,更会加重症状的发展,严重者导致截趾截肢,甚至死亡。

“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及严重性

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住院原因,具有住院时间长、治疗困难、医疗费用高等特点。糖尿病足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截肢和死亡,40%-70%的下肢截肢与糖尿病足有关,每30秒钟就有一个下肢截肢是由于糖尿病足而发生的。糖尿病足即使是截肢后,常规治疗5年患者的生存率仅44%。截肢是很可怕的,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同时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1、足部皮肤瘙痒,干而无汗,肢端凉、浮肿或干枯,皮肤颜色暗及色素斑,毳毛脱落;

2、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

3、鸭步行走,间歇性跛行,休息痛;

4、足部形状的改变: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关节;

5、肢端皮肤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这些也都是糖尿病足的症状。

怎样预防糖尿病足?

1、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降低血脂、忌烟酒,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将损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小限度。

2、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水温度为将水放至手背皮肤耐受为宜),绝对不能用热水泡足而造成烫伤,避免皮肤破损,足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

3、预防足部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的时候,每只脚的足背和足底也包括趾间都应该检查到。检查时还要用手触摸足背和足底。应特别留意水疱、割伤、发红、变硬、破溃、擦伤、局部发热、局部发凉以及其他任何看起来异常变化。

4、鸡眼、胼胝不能自行剪割,也不能用化学制剂腐蚀,应由医生处理。

5、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要换袜,选用符合足部均匀压力的鞋与鞋垫,最好是软底的棉布鞋,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6、足部畸形要纠正,通过应用足弓垫、跗骨垫、足跟垫来纠正各种足部畸形,避免因足部畸形摩擦引起损伤和溃疡。

7、足部皲裂不贴胶布,修剪趾甲要仔细防止损伤,足部真菌感染要及时治疗。

内分泌代谢病科对于糖尿病足的优势特色治疗

科室基于中医传统诊疗经验,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对糖尿病足创面采用中药化腐生肌清创术、外敷中药丹剂(红升丹、白降丹)化腐,继予药膏外敷生肌,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且不易复发,降低截肢率,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科室目前拥有完善的糖尿病足诊疗设备和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将创面或体腔封闭,并对其进行负压吸引的新型高效引流技术和创面治疗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

糖尿病足清创机:

适合各种创面的清创,尤其对糖尿病足的创面、慢性难愈性创面处理效果较明显,并可防止创面感染。

多功能电动椅:

主要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清创换药。

内分泌代谢病科简介

长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始建于年,历经30余年建设,科室已成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卫建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首届全国内分泌名科,吉林省卫健委重点专科,长春市中医名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作为科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近些年,科室大力发展糖尿病足的诊疗研究,年科室成为中国医师协会授予的“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培育单位”,在糖尿病足及其他各类创面的治疗方面上,科室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其与西医抗炎、降糖、及局部清创引流等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对降低患者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长医院

文章来源:内分泌代谢病科

撰稿:张鹏

责任编辑:姜旭阳

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jc/10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