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者不小心足部皮肤碰破,长期不愈合且逐渐加重,出现溃疡坏疽,初步检查后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那为什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导致足部溃疡、坏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溃疡好发于肢体远侧、趾(指)端或足跟,边缘常呈锯齿状,底为灰白色肉芽组织,挤压时不易出血。由于溃疡底部及其周围神经纤维缺血,因而有剧烈疼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检查
1、一般检查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伴随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需全面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及心、脑血管评估等。
2、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该方法无创、方便且花费较低,但对于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3、CT血管成像(CTA):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4、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同CTA,亦可为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优点是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但对钙化的分辨能力差,并可能会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经皮氧分压测定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5、经皮氧分压测定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往该技术仅应用于短段病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长段闭塞性病变也可成功开通。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该患者经球囊扩张术后,血管扩张,血运通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2.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
3.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
科室简介
医院
血管外科
我科室是以王建民主任为首的血管外科专业团队(医院、医院技术协作科室),在王主任的带领下从事血管外科专业的科研及诊疗工作,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及临床实践,擅长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保肢的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PTS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取出,支架再闭塞治疗、斑块切除不放支架治疗动脉闭塞等血管外科疾病,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门诊)
-(病房)
医院
医院
医院
医院
省医院
推行“会员制慢病管理”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医院血管外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