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人的印象不外乎血糖升高以及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除此之外,“糖尿病烂脚”对老百姓来说也不陌生。糖尿病患者的脚部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感染后常常引起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这就是糖尿病足,俗称“老烂脚”。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里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如果治疗不当或者耽误了治疗,患者的结果往往只能采取截肢的办法。
肢体溃烂?截肢?原来都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
“其实,手脚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症状会经常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最后甚至导致肢体溃烂、截肢,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上这些相关症状,即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张文川教授告诉我们: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数以亿计(中国突破1亿),尽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作为病因不明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发病率仍处于增长趋势,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除了糖尿病本身,其多种多样的并发症更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损害,令糖尿病的治疗趋于复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占糖尿病患者的60%。
糖尿病的高糖状态导致正常糖代谢紊乱,微循环出现障碍,对周围神经(末梢神经)造成代谢炎症性及机械卡压性损害,最终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占糖尿病患者6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广泛,有明显症状的病人数量十分可观,患者会在一定的病程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疼痛等症状,经常奔波于内分泌科、神经内外科或是血管外科、骨科,却仍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患者因顽固性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无法入睡,必须使用麻醉性镇痛剂,更有甚者会发生足部感染或溃疡而截肢。
目前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两方面,但长期用药后存在疗效下降和出现多种药物并发症等情况,使得药物治疗面临困境。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式,让患者免受截肢之难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授基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双重卡压理论,提出了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截肢率,有效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为广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带来福音和希望。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张文川教授早年赴美将Dellon教授的显微减压术式引进国内,医院开展此项工作十余年,吸引国内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
需积极推广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据悉,糖尿病周围神经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副作用少的特点,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目前仅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较多。
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去年,张文医院神经外科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其成功为一名糖尿病导致双下肢严重神经病变的中年男性患者行过双下肢神经松解手术。术后,患者双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得到了彻底缓解。医院开展的首例周围神经减压手术,填补了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技术空白。
张文川教授表示,他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将该术式推广医院,希望将该术式普及全国各地,惠及广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
专家介绍张文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科副主任。擅长各类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四肢周围神经损伤、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脊神经根受压等)和颅内、椎管肿瘤的诊疗。成人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周五下午相关科普
与“糖尿病烂脚”来一场漂亮的护理逆袭战!
编辑/戚戚
医疗白癜风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