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糖尿病高危人群,认知糖尿病,谨防走入误区

八类人属糖尿病高危人群,认知糖尿病,谨防走入误区海军机关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汤泽萍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3亿,占世界糖尿病患者的1/5。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25.8%的人接受了糖尿病的治疗,而那些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39.7%的血糖得到了适当的控制。为此,海军机关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汤泽萍为读者朋友详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大家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做到积极预防,规范治疗。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但有近2/3的糖尿病患者症状不明显。

1多尿

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一般不超过毫升,糖尿病患者可达~毫升甚至毫升以上。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超过十余次或数十次。

2多饮

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

3多食

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再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多,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

出现以上典型表现时,要高度怀疑是否患有糖尿病。轻度糖尿病患者常无症状,必须通过化验血糖来诊断。因此,建议40岁以上者和一些高危人群每年测一次血糖,这样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还会有以下临床表现:乏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反复出现皮肤感染(皮肤瘙痒或外阴瘙痒)、因血糖过高而昏迷、勃起功能障碍(阳痿)。有这些症状的人要及时就医。

诊断糖尿病必须依靠静脉血糖测定。手指末梢血糖测定只作为参考。糖尿病症状伴有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非空腹时间的血糖≥11.1毫摩尔/升。如果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至少两次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非空腹血糖≥11.1毫摩尔/升。在糖尿病的诊断中,通常检测口服75克葡萄糖后的血糖,被称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若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医院诊治,否则,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心脏、大脑、肾、眼、血管及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若得不到恰当的治疗,则可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截肢等并发症而致残致死。

八类人属糖尿病高危人群1与糖尿病患者有直系血缘关系者,患病的可能性为一般人的3~5倍;2女性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过巨大儿(4公斤以上)者;3年纪大的人士:糖尿病患者的年龄80%在45岁以上;4脑力工作负担重及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5肥胖的人士:有85%的患者现在是或过去曾为肥胖者;6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痛风者;7出生时为低体重儿者;8经常或大量饮酒者。良好饮食习惯有助血糖平衡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治疗之一,在整个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的任何阶段,饮食治疗都是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不论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注射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都应该合理、严格控制饮食,并长期坚持。

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会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恶化,同时还会导致相关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及血脂异常。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广大糖尿病患者,乃至健康人必须遵循的。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控制每天总热量(主要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热量摄入过多既可以增加血糖合成,又可以减少血糖的代谢,其中碳水化合物即主食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大约每日4~6两(~克),而蛋白质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以下,大约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质,如果已有蛋白尿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则需要进一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剩下的热量应该由脂肪供应。这样每日所需要的食物总量是相对固定的。肥胖者每日总热量要减去千卡~千卡,这样可以逐渐减少体重。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多选用高纤维食物、戒烟限酒、控制盐的摄入量、食物多样化,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控好血糖需纠正八个错误1服用降糖药就万事大吉,身体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有的患者吃着降糖药却不怎么查血糖,也不清楚自己的血糖控制得怎么样,只是定期按时取药、吃药。第一,血糖是很容易波动的,吃了降糖药,一定要按医生要求查血糖,看血糖是否平稳、理想,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第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预防措施,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治疗;第三,如果有心脑供血不足等并发症,千万不能忽视,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治疗,尽量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还需要按医嘱定期化验、检查,及时发现对糖尿病治疗不利的情况并及时得到合理控制。

2糖尿病对身体有害,所以血糖一定要控制在正常范围。

这个观点不全面。糖尿病血糖太高固然不好,但是严格地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容易出现低血糖,使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缺乏葡萄糖的供应,导致功能损伤就更不好了,这对老年患者尤其不利。所以临床上强调因人而异的血糖控制目标和严格的个体化治疗措施。患者应严格执行医嘱。

3经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得很理想,就擅自停止治疗。

血糖之所以控制得很理想,正是因为治疗合适,应该继续保持治疗并继续多观测血糖才对,这时候停止治疗,血糖当然会升上去的。

4降糖药都有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

只要是正规药物,都会在其说明书中提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个患者身上都会发生,只是提醒患者注意有那些可能,需要在用药过程中多留意,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而高血糖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控制,它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

5从来不敢吃甜食,甚至水果。

其实,饮食治疗中给出了碳水化合物的定量,而碳水化合物就包括主食、甜食、含淀粉食物等,进食适量的甜食(包括水果)、含淀粉食物,只要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符合饮食治疗要求即可。另外,像南瓜、荞麦、燕麦、玉米等食物其粗纤维多、含糖量低,有利于减少糖分吸收。

6无糖食物因为不含糖,对血糖不会有影响。

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无糖食物如果是米或面粉做的或含有淀粉,肯定会升高血糖。

7只固定测量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尤其是只测量空腹血糖。

一天中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血糖波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生不会让患者每天都不停地测量血糖或很频繁地测量血糖,而是根据患者近期血糖情况嘱咐患者测量哪几个时间的血糖或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必要时医生会酌情给患者做24小时血糖监测。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规范地按医嘱测量血糖。

8为追求药到病除乱投医,轻信广告上的“特效药”,导致治疗误入歧途,延误病情。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有什么神秘的药物或仪器能治疗糖尿病,那肯定是骗人的,吹嘘能够治愈糖尿病的广告更是害人。目前,除了胰岛细胞移植对胰岛功能有提高作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能将糖尿病治愈。最关键的是,患者使用了所谓的神秘药物或仪器就会停止正规治疗,导致血糖骤升,危害很大。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bj/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