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有疾或足部出现经久不愈的破溃,甚至面临截肢风险,常让人有苦难言,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医院坚持发展特色专科,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储备全能型人才。糖尿病足科位于住院部十楼,在省内率先开展糖尿病足综合防治研究和临床诊疗项目,长期从事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研究。
是我市唯一组建的以内分泌为核心,包括骨伤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糖尿病足防治团队;
秉承“保足不截肢”的理念,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辩证治疗的特色,内治法能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外治法可以使药物直达病灶。
科室常规开展下肢血管彩超、ABI、足底压力测定等检查,对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专科制定了统一的登记追踪制度、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综合评估处理体系,每年糖尿病足筛查余人次,糖尿病足病科的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愈合率。
科普
糖尿病足
1、糖尿病足的病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感觉减弱或消失或运动能力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对压力、异物或冷热的感受下降,易导致外伤、烫伤,形成溃疡,以及肌肉萎缩,足部畸形,少汗,干燥,易感染。
糖尿病血管病变:下肢血流量减少,足部缺氧及营养缺乏,皮温降低、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
2、糖尿病足什么时候需要去专科就诊?
糖尿病足分为5级:0级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1级是糖尿病足出现伤口或者破溃;5级是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足部坏疽,需要截肢。一般建议出现1级以上(即伤口经久不愈或出现局部红肿)就需要去糖尿病足专科就诊。
3.预防筛查建议:
(1)定期检查足,每年至少1次[详见图1],了解潜在的足部问题,资料显示45%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没有接受过定期检查。
(2)识别高危因素,病危险度分级、决定随访频率。
(3)教育患者及家属,我们采取简单、易懂、持续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宣教。
(4)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一双合适的鞋袜不仅可以保护有病变的脚,而且可以减少损伤和感染。
(5)重视治疗非溃疡性病变,包括足部高度角化、足癣、足疣、足部水泡和甲畸形。
危险分级与随诊频度情况[图1]
分级
危险因素表现
随诊检查制度
0
无感觉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
1次/年
1
有感觉神经病变和无血管病变
1次/6个月
2
有感觉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体征或足畸形
1次/3个月
3
有过足溃疡
1次/1~3个月
医院
糖尿病足科
汝州市糖尿病足病工作室成立于年,是我市唯一的专业糖尿病足防治机构,把糖尿尿病足的宣传、筛查、诊断和治疗作为整体理念,以工作室的形式,系统的、规范的开展工作,组织专职的糖尿病足防治队伍,把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作为重点目标,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糖尿病足防治效果,该治疗中心是我市唯一的医院糖尿病足医学专科联盟单位、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专科联盟单位。
科室服务介绍
团队治疗范围:
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慢性顽固性伤口:糖尿病足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深度褥疮(压疮)、窦道等。
感染性伤口:蜂窝组织炎、痈、坏死性筋膜炎、手术后切口感染不愈、创面脓毒症及各种慢性疾病并发肢体感染等。
科室特色诊疗:
动脉微灌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动脉微灌注血管神经修复术是在床旁超声引导下利用微穿刺技术通过局部麻醉把微导管放入动脉内,通过加压注射将微导管向病变的足部直接灌注各种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代谢,控制感染等药物,有效的促进微小动脉扩张,侧枝循环开放,改善足循环和神经代谢,60分钟就能有效缓解下肢凉麻痛等症状。
适应症:
糖尿病足病、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足趾麻木、刺痛、烧灼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凉、麻、疼痛,间歇性跛行)。
名医介绍
李新献
业务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洛阳医学专科学校,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糖尿病学会会员。
从医三十余年来,医院、医院工作,并曾先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等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有独特的治疗手段,并在专业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程凯鑫
足病科主任
主治医师
国家卫健委创面修复专科医生河南省微循环学会创面修复分会委员平顶山医学会糖尿病学委员会委员汝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汝州市优秀医师。先后在医院脉管病科、河南医院内分泌科、足病学组进修学习,长期从事糖尿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髓炎的临床研究,秉承中西医结合理念,熟练运用负压吸引技术、清筋术、蚕食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病和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褥疮。
手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