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你是否有足部脚趾发凉,冬天怕冷的现象?你是否有足部感觉异常,如刺痛、烧灼痛、蚁走感?你是否有足部无汗,皲裂,甚至胼胝体,畸形的出现?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请一定要警惕,因为你有可能患上了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足!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初诊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足部出现感染、溃疡或组织的破坏,通常伴有下肢神经病变或周围动脉病变。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慎观看:
以上图片均为糖尿病足创面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神经病变表现:远端肢体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伴有针刺感,烧灼样感觉异常,行走时有蚁走感;足部皮肤干而无汗,有皲裂,胼胝体形成;下肢肌肉萎缩,足部畸形等。
下肢血管病变表现:足部皮温下降,足部发凉,足背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色素沉着,可合并间歇性跛行症状,会出现静息痛。
当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后,极小的外伤或者自身免疫力低的时候,就导致足部皮肤破溃,感染,溃疡,坏疽。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足?
1、糖尿病病史很长,10年以上的患者;
2、自身血糖管理较差,虽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但长期不监测血糖者;
3、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或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4、常常喜欢穿硬底或者挤脚鞋子的患者;
5、喜欢冬天热水袋、暖宝宝捂脚的患者;
6、不注重足部卫生,经常喜欢自己修剪趾甲的患者;
7、长期吸烟患者;
8、独居,无人照料的老年患者。
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1、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
2、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后期并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3、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万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足部溃疡,全球患病率高达6.3%;
4、每年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足患者;
5、因糖尿病足溃疡每年在全球有超过万例的截肢患者。
预防重于泰山
糖尿病足的预防
1.控制血糖,重中之重:良好的血糖管理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的基础,建议家庭自备血糖仪,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戒烟戒酒,合理控制饮食。
2.适当运动:对于轻度的糖尿病足患者,适当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可减轻体重,减轻足底压力,并有利于控制血糖,建议锻炼时间每天一小时左右。
3.穿合适袜子和鞋子:建议穿浅色袜子,鞋子选择透气性能良好,宽松、圆头、厚底的舒适休闲鞋,穿鞋之前务必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防止足部划伤或磕伤,禁止赤足行走。
4.注意足部的清洁:养成每天泡脚习惯,注意水温不能超过45℃,泡脚之前可用手指测试一下水温,洗完脚不要用力擦拭脚趾,轻轻擦干净即可。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减少感染的风险。修剪趾甲时,注意防止剪伤皮肤软组织,趾甲不宜太短,多出皮缘约1㎜,若视力较差,可让家属协助修剪。
5.注意足部保暖:在冬季,需注意足部保暖,防止足部干裂、冻疮发生,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能直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捂脚,否则将会引起足部皮肤烫伤,加速糖尿病足的发生。
6.学会自我检测:注意检测足部温度变化和感觉异常,若皮温降低或者出现足部感觉异常,医院进一步检查。
一旦发生糖尿病足,皮肤破溃,医院就诊,切记勿自行处理,否则,病情可能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后果非常严重!!!
我们的任务,阻止病情继续发展,避免截肢,并预防糖尿病足的再次发生!
医院骨科-手足外科是苏州市糖尿病足诊疗中心,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有完善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为你的足保驾护航!
手足外科-
案例
郑老伯是一名退伍老兵,男,66岁,既往糖尿病病史10余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较差,郑老伯因感觉足部寒冷(其实已经发生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晚上拿热水袋捂脚,因糖尿病足神经病变,感觉麻木,结果足部被大面积烫伤,继而发生感染,糖尿病足的危险等级从0级直接发展为3级,在医院多学科的联合诊治下,充分发挥我院手足显微外科的修复重建技术,最终保肢成功。
术前创面及术前手术设计图
术中皮瓣切取、覆盖及术后外观
卡通图片来自网络,科普文章无商业用途,
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带来不便请谅解。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