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纳豆激酶清扫血管垃圾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9.html
点击上方蓝字收获营养健康知识

有句话“血浊致百病,血净病自消”,人体就像一棵大树,血管如同根系,血管洁净,养分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健康杀手,它导致全球每年逾万人过早死亡,这个数字至年甚至将达万,位居各种疾病之首。在中国,约有2.9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意味着每5个成人年中就有1个心脑血管有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得到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仍有50%以上的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就在血管。

从30岁开始,人体中的“血液垃圾”便开始在血管中沉积,这是一个持续而不可逆的过程,就像家里的自来水管用久了,会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隔个几年,就要清理或者换水管,但是人的血管没法更换,一旦堵塞会引起多种疾病,更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血栓,“不定时炸弹”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老化,一般在30岁左右,人的血管开始硬化,45岁时,血栓斑块会堵住50%的血管,此时逐渐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当动脉硬化的斑块沉积到一定程度时会演化为钙化,使血管易断裂、易堵塞,导致脑卒中、心梗的发生几率成倍增加。

●血栓若堵在脑血管可使脑细胞坏死,轻者发生腔隙性脑梗,重者出现偏瘫、失语、昏迷,甚至猝死。

●血栓堵在冠状动脉超过30分钟以上,就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坏死,而在这个过程中,心脏会出现心电不稳定,出现恶性心率失常,有一些病人就会猝死。

●血栓堵在周围动脉血管中,患者会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坏疽而截肢。

●血栓若堵在小肠、肾脏等部位,可引发肠坏死、肾栓塞等。

▲血管堵塞过程

血管年龄测试

血管的“年纪”并不一定与人的生理年龄完全一致你知道你的血管今年几岁了吗?看看以下有几项是符合你的情况,就能判断血管几岁。

?最近情绪感到压抑

?对事情过于认真

?爱吃方便食品、饼干或点心

?喜食肉类

?缺少一定的锻炼

?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大于

?爬楼时会感到胸痛

?常常觉得手足发凉、麻木

?经常丢三落四

?血压偏高

?胆固醇或者血糖值偏高

?亲属中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结论:

0~4项:你的血管年龄正常。

5~7项: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10岁。

8~12项: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

▲黄色的“油脂”就是堵死血管的罪魁祸首

治疗不能随便乱用药

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症状,千万不能随便乱吃药!

一位有脑梗塞病史的老先生,在出现脑出血晕倒之后,老伴喂其服下了家中常备的两种药,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针对心绞痛的药物,对脑梗塞没有效果,而阿司匹林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但长期服用之后,容易造成脑溢血止血特别困难,会让脑梗病情加重,救命药变成了致命药。

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服用西药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和危险,也有一些饮食禁忌。因此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另外,要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日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非常关键。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能让我们的患病风险大大降低。

纳豆激酶,“清扫血管垃圾”

纳豆是日本代代相传的健康食品,传统的长寿食物,是用煮熟的大豆利用纳豆菌发酵所制成。

纳豆中富含一种可以提取出来的天然溶解酵素——纳豆激酶,这种奇妙的物质可以帮助清理血管内的废物、黏稠物,阻截堆积物形成,改善血液的黏稠度,有助于活化体内酵素,减轻心血管负担。

在节目中,专家向观众们展示了纳豆神奇的溶脂功效。通过现场实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个沉积了大量脂肪的试管,在倒入纳豆激酶并稍微摇晃之后再倒掉,发现刚刚在试管壁中白色脂肪不见了,发生了奇迹的溶解。▲纳豆实验视频

专家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性的摄入一些纳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帮你“清扫血管中的垃圾”。但纳豆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最主要的就在于其所含的纳豆激酶。

首先,纳豆激酶具有强效的血栓溶解作用,而血栓溶解作用的主要优点在于持续性。临床上常用的血栓溶解剂作用时间较短,而纳豆激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可长达8-12个小时。

其次,临床上常用的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蚓激酶只能点滴注射,而纳豆激酶可以口服,并由肠道吸收。对于健康群体来说,日常可以吃点纳豆保护血管;对于大部分血管有脂质类沉淀,但又没严重到需要进行临床治疗的人来说,通过日常服用从纳豆中提取出来的核心有效成分——纳豆激酶,来清理血管,是较适合的保健方式。

此外,纳豆激酶的体内外溶栓性质通过实验也已得到确定,在体内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还能激活体内的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使之温和、持续地提高血液的纤溶活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bj/10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