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研究表明肥胖是很多疾病的根源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不仅增加死亡率风险,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且几乎影响到全身每一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疾病、多种癌症以及一系列的骨骼肌肉病等等。近日,发表在《柳叶刀》子刊(LancetDigitalHealth)杂志一项针对BMI和多种疾病关联的研究,结果显示,高BMI遗传风险评分与肥胖关联性最强,同时更加明确了与30种疾病的因果关系,涉及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癌症发生风险,甚至包括足部溃疡,坏疽和肾衰竭等等。

研究人员基于英国生物库(UKBiobank)获取了人基因信息数据,探索分析了BMI与17大类、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为了对超重和肥胖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以及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员对年龄,性别以及基因数据进行了多次校正,以评估BMI遗传风险评分与混杂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发现,高BMI遗传风险评分与确诊肥胖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同时与58种健康风险相关联,并和30种疾病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等,而且高BMI可导致腿部和足部溃疡、甚至坏疽和肾衰竭等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或肥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主要健康负担之一。据世界卫生(WHO)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从到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万,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判定超重肥胖的标准,年,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南非的肥胖率分别为6.2%、4.3%、36.2%、27.8%、28.3%。中国虽然不是肥胖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但因人口基数大,已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以往大多数人认为肥胖是由于自我放纵、暴饮暴食、不运动引起的,但随着科学家对肥胖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肥胖的发生过程远比被动地摄入过多热量机制复杂得多,包括遗传,肠道菌群以及环境诱导等因素。

除了基因与环境因素之外,多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也是影响肥胖的重要因素。有的人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吸收了更多能量,有的吸收的能量就很低,因为脂肪都被肠道微生物吃掉了。然而,肠道微生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改命”,以改善易胖体质。

美国的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美国20岁以上腹型肥胖人群占比为57.2%,虽然这一比例比我国的29.1%高很多,但英国《柳叶刀》和美国《保健事务》等杂志近年的数据都显示,中国肥胖人口增幅已超过美、英、澳大利亚等肥胖大国。

我国肥胖总人口数已位居世界第一,且增幅很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的数据显示,~年,我国的肥胖率从3%上升到了12%,据此推断,全国腹型肥胖人数也在过去的20年里翻倍增长。

肥胖主要分为腹型肥胖和全身性肥胖。腹型肥胖是腰部脂肪堆积较严重,内脏脂肪多,俗称“苹果型身材”,表现为“大粗腰”。

中医院的研究团队,针对我国超44万成年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近三成居民都是“大粗腰”。研究中将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有研究显示,腹型肥胖者比全身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6.6倍。

美国《更年期》杂志显示,腰围≥85厘米的人患上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BMI25的人。

医院肥胖研究小组完成的最新研究显示,腰围与23种特定部位癌症存在相关性。研究人员表示,腰围越粗,内脏出现癌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最突出的是肾癌和甲状腺癌。

与最小腰围组(女性≤68厘米,男性≤76厘米)相比,男女腰围超标者罹患肾癌的风险分别增加%和91%;男女腰围超标者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分别增加%和62%。

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新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男方腰围的情况下,女性腰围超过88.6厘米(约2尺6),其夫妻双方生育能力下降23%~36%;女方腰围正常的情况下,男方腰围在94(约2尺8)~.6厘米(约3尺)的夫妻,他们的受孕率降低50%。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也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2.52厘米),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

对于成年人来说,BMI大于30的为肥胖,在25至30之间的为超重,而在18.5至25之间的则是正常体重。发表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一项研究,对来自全世界多万人研究显示,BMI值太低太高都不好,超过25或低于20会短命,在20-25有着最低的死亡率。但有时候,BMI也不太适用,比如对一些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来说,肌肉比普通人要多,BMI会偏高,不能反映真实的健康情况。另外,对于孕妇同样也不太适用。

综上,超重或肥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发一系列的全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当然,万里长城不是一天成的,体重也不是一天就长起来的,仅仅意识到肥胖的危害还不够,管住嘴,迈开腿才是真理!

END

往期回顾 

1.警惕!冰箱存储食物不当,也有致癌风险

2.中风、脑血栓,可能都和这个小孔有关

3.运动,每年可以让数百万人免于早亡

4.到底运动能长寿,还是静止能长寿?

5.慢性白血病患者可以怀孕吗?

6.胃镜检查是怎么查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jbbj/10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