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首例脊髓电刺激治疗下肢缺血前期实验取得

两周前我们施行的国内首例内镜辅助下脊髓电刺激治疗仪(SpinalCordStimulator,SCS)植入术,经过两周的实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患者术前因下肢趾端缺血坏疽、继发感染,经过积极控制,感染缓解,但缺血导致的静息痛使患者每天需要口服多次止疼药,即便如此仍夜不能寐,经常整宿抚足端坐到天明。长期的消耗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健康。

电极植入当天,连接临时体外刺激仪后,患者即刻出现患肢从腰、臀、到小腿的酥麻感觉,疼痛消失,并在一小时内出现明显的患肢皮温升高,当晚停用所有口服止痛药,可以安稳入睡。此后经过一周多的治疗,患肢皮温升高得以稳定,我们对患者足踝部的皮氧进行测定,较术前提高了20%(图1、2),考虑到患者动脉主干闭塞位置高,一周时间足踝皮氧提高20%说明尽管缺血距离很远,但通过侧枝循环的开放,可以使末端肢体供血得到改善,主观症状的改善更明显。目前患者治疗已经两周,偶尔机器关机1-2天,也不再出现静息痛,至今未再使用止痛药物。

图1.术前脚踝部位的皮氧指数

图2术后9天患肢踝部皮氧测定

脊髓电刺激的治疗原理不仅是对疼痛有明显缓解,还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使所刺激的躯体节段的血管扩张,对于主干血管闭塞的患者,侧枝循环的广泛开放有利于远侧缺血症状的缓解。

通过这例患者的治疗,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两点:第一、血管外科治疗缺血的应用,不同于疼痛科单纯止痛,我们植入电极刺激的目标区域不是末梢疼痛区域,而是一个广泛的引血区,该区域的上部应当包括近端血管主干通畅的区域的下部,向下包括尽可能多的区域。以此例患者而言,他血管主干从髂外起点开始完全闭塞(图3),我们电极植入刺激范围应当包括下腰段、臀部。由于电极线设计只包括八个电极,刺激的下缘最多包括到膝关节以下,但该区域血管的扩张,足以使最远侧的肢体末端供血得以改善,而近端实际刺激区域的改善更加明显,考虑到国内患者经常就诊时病情比较重,一些人闭塞段长,希望将来能有不同长度的电极,可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长度的刺激区域。第二、不同于神经性疼痛需要长期电刺激治疗,血管缺血患者,脊髓电刺激是侧枝循环扩张的效果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得以稳定下来,从而使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以短时间脱离脊髓刺激仪而症状不再出现。就像一些早期缺血患者通过口服或输注一些扩血管药的保守治疗,可以使病情稳定下来,不再需要使用药物。

图3此患者术前CTA提示双侧髂外动脉及其以远完全闭塞

目前患者实验性治疗已经得到圆满成功,将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以及何时进行二期永久脊髓电刺激仪植入。我们的工作表明,脊髓电刺激治疗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我们期待全国更多中心开展这一血管外治的方法,并总结出中国自己的经验,为广大缺血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张学民

学民在线,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mhc.com/lcbx/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