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肌肉收缩的力量能够像泵一样协助心脏“把心脏传送来的血液送回心脏”,其重要性不亚于心脏,所以,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并发症之一,大约85%的截肢是由足部溃疡引发的。
在美国,所有因糖尿病而住院的病人中,糖尿病足病人占到47%左右。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费用几乎相当于其余糖尿病并发症医疗费用的总和。
由此可见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死亡和经济损失是不容小视的!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1、自觉腿、脚发凉,或感觉不出发凉,但皮肤温度降低;
2、有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如皮肤干燥、角化、变脆、常易裂口、变薄且发亮、弹性差、出现水泡等;
3、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肢体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
4、局部体毛、趾甲、肌肉的异常变化,如患处体毛减少或脱落,趾甲变厚或脆薄变形,修剪趾甲不当则易引起甲沟炎,一些人足部肌肉、皮下组织萎缩,趾间关节弯曲,形成爪形趾、足底鸡眼或胼胝、足变畸形等;
5、用手摸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静脉充盈时间延长,患肢的血管超声及造影等客观检查可以发现病变血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及狭窄等。
糖尿病足的分级经典的Wangner分级法将糖尿病足分为6级,即0~5级。正确的分类与分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判断糖尿病足的预后。
糖尿病Wangner分级法
6级
定义形式
0级糖尿病足
皮肤无开放性病灶,主要指糖友下肢已出现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但在足部无任何创伤或没有溃疡
1级糖尿病足
足部已出现溃疡,但溃疡较为表浅,仅限于皮下,未达筋膜
2级糖尿病足
病变已达筋膜,未伤至深部肌肉
3级糖尿病足
溃疡病变已深入至深部肌肉,甚至骨骼,造成骨髓炎
4级糖尿病足
足部出现局限性坏疽,一般为足趾的坏疽,这些患肢经过截趾后,足的功能一般能保留
5级糖尿病足
指全足的坏疽。这些糖友一般需要截肢,而且截肢水平相对要高。
导致糖尿病足的三大因素1、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有多种表现,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感觉减退或缺失的末梢神经病。由于感觉缺失,使得糖尿病人失去了对足的自我保护作用,容易受到损伤。
另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造成的皮肤干燥、皲裂等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
2、血管病变
周围动脉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有严重周围动脉病变的患者可以出现间歇性跛行的典型症状。但大多数合并严重周围动脉病变的糖友可无此症状而直接发生足溃疡。麻木的足受伤以后,缺血性病变也会加重糖尿病足的病变。
3、感染
糖尿病足溃疡的糖友容易合并感染。感染又是加重溃疡甚至是导致糖友截肢的诱发因素。
糖尿病足的防护要点糖友一定要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全面控制达标,以避免糖尿病神经病和血管病变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同时也做到不吸烟。
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脚和鞋
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脚部,清洁脚部,若发现脚部有水泡、红肿、溃烂、鸡眼或胼胝等异常表现,医院治疗,不要自行解决,以免酿成大错。
穿干净松口棉袜
穿干净舒适的棉袜,不穿有破洞或补丁的袜子,不穿不吸汗的尼龙袜,袜子的袜口要松,太紧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
坚持温水洗脚
坚持温水洗脚,水温在40℃左右,洗脚时不可用力揉搓,以免擦伤皮肤。每次泡脚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剪趾甲要平剪
修剪之前应用温水浸泡15分钟,剪趾甲时,应该平剪,不可为了剪趾甲而损伤甲沟皮肤,甚至引起甲沟炎。另外,趾甲不要剪得太短,应与脚趾产齐。
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为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每天可进行适度的小腿和足部运动(如踮足跟、步行等运动,每日15~30分钟),经常按摩足部。足部按摩时动作要轻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直至膝关节,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按摩至局部发热。
文章看完了,点右下方“好看”才是是真爱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